丈室呻吟拥被眠,药炉相伴日如年。
不知门外潇潇雨,一夜溪声到枕边。
【注释】
丈室:即卧室,古代称卧房为“丈室”。呻吟:形容病痛难忍的样子。拥被眠:盖着被子躺着。药炉相伴:指煎药的人陪伴在身边。日如年:比喻日子过得很慢。潇潇雨:细密而急促的雨声。枕边:枕头旁边。
【赏析】
这首七绝,写一位卧病在床的病人听到潇潇细雨中溪水声,而产生一种愁绪。全诗以“闻”字领起,首句写卧病在床的病人听到潇潇细雨声而引起的愁思,是全诗之“眼”;第二句写病人对这种声音的感受,是全诗之“脉”;第三句写病人由此生发出的愁思,是全诗之“魂”。这首诗,构思巧妙,用语精警,情韵悠然,读来饶有余味,耐人寻味。
这首诗写的是一位卧病在床的病人听到潇潇细雨声,而引起愁思,是一首小诗,却写得含蓄婉转,情意深长。诗的开头二句“丈室呻吟拥被眠,药炉相伴日如年”,描写了诗人卧病在床的境况和心情,这是诗中的“眼”。这两句诗,不仅交代了主人公卧病在床的境况和心情,而且写出了诗人对病榻生活的厌恶,表现出他厌弃尘俗、追求自由的精神。“呻吟”一词,把诗人因病痛折磨而生的愁苦之情形象地刻画出来;“拥被眠”一句,又进一步写出诗人对闲逸舒适的向往。“药炉相伴”四字,既写出疾病缠身的苦楚,又表现出诗人对药物的依赖。
三、四两句,“不知门外潇潇雨,一夜溪声到枕边。”是写诗人因听雨而生的愁思。前两句写自己因病痛折磨而卧病在床;后两句则是写自己因为听潇潇细雨声而引起的愁思。这里,前两句和后两句之间,有一个“不知”二字相连接,这就使得后两句和前两句之间形成一种转折关系。从表面上看,好像是写诗人因为听潇潇细雨声而引起了愁思;实际上,诗人是因病痛折磨而躺在床上无法起床,所以才听不到外面的声音。这样一想,后两句的愁思,实际上就和前两句的“呻吟”、“拥被眠”、“药炉相伴”联系在一起了。因此,这两句诗,既是诗人因听潇潇细雨声而引起的愁思,又是诗人因病痛折磨而卧床不起的形象描绘。
这首诗虽然短小,但是内容却很丰富。它通过写诗人因病痛折磨而不能起床,不能听见外面的声音,从而产生了愁思;通过写诗人因听潇潇细雨声而引起愁思;以及由愁思而想到自己一生的坎坷遭遇等等,表现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的生活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