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客长安二十年,时闻乞米到门前。
食贫与子尝同病,博施如尧岂有权。
未敢自侪游侠传,不妨略剖卖文钱。
肯从杜白矜裘厦,阳羡曾无半亩田。
七十自寿 其十四
作客长安二十年,时闻乞米到门前。
食贫与子尝同病,博施如尧岂有权。
未敢自侪游侠传,不妨略剖卖文钱。
肯从杜白矜裘厦,阳羡曾无半亩田。
诗句注释与赏析
1. 作客长安二十年,时闻乞米到门前
- 注释: 诗人在长安居住了长达二十年,期间常常听到有人上门乞讨。
- 赏析: 此句通过描绘长期居长安的生活状态,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外界的冷漠。
2. 食贫与子尝同病,博施如尧岂有权
- 注释: 尽管生活贫困,但诗人与儿子共同承受着贫困的煎熬,他的慷慨施舍如同尧帝一般。
- 赏析: 此句反映了诗人与家人共度时的艰难,同时强调了自己施善行为的广泛性和深远性。
3. 未敢自侪游侠传,不妨略剖卖文钱
- 注释: 诗人不敢将自己与一般的游侠相比较,但也不介意用写作来赚取微薄的收入。
- 赏析: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名利地位的淡泊态度和对文学创作的执着追求。
4. 肯从杜白矜裘厦,阳羡曾无半亩田
- 注释: 愿意追随杜甫那样不慕荣华、清贫自守的生活,而自己却连半亩田地都未曾拥有。
- 赏析: 此句通过对比展示了诗人的高洁情操与现实的无奈,表达了一种理想的人生境界。
翻译
岁月匆匆,诗人在长安已度过了二十年。每当有人来求助时,他总能听到“乞米”的声音,那是他生活的常态。在这艰辛的日子里,他与儿子一起面对贫困,尽管困难重重,但他从不吝啬自己的慷慨。这种无私的施舍,就如同古代圣贤尧帝一般伟大,无人能够比拟。
尽管诗人不愿与一般的游侠相提并论,他也乐于用自己的文字换取微薄的收入,以此维持生计。然而,在追求理想生活的同时,诗人也意识到了自己的无力,他甚至没有多余的土地可供耕种。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展现了诗人的人生经历与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