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连轻千金,高蹈东海边。
孔祐隐四明,瓦视山谷钱。
人各有其志,志在情不迁。
轻装有馀暖,布衣亦禦寒。
何曾日费万,亦只供一餐。
我欲叩天关,乞取钱如山。
散作天上星,广落天地间。
邓通失铜山,饿死人不怜。
当其炙手时,睥睨豪与贤。
陋巷金石声,焉如一囊钱。
世人供淫靡,不惜金掷千。
煌煌义所在,半菽情亦牵。
岂知淡荡人,拂衣自高眠。
咏钱
鲁连轻千金,高蹈东海边。
孔祐隐四明,瓦视山谷钱。
人各有其志,志在情不迁。
轻装有馀暖,布衣亦禦寒。
何曾日费万,亦只供一餐。
我欲叩天关,乞取钱如山。
散作天上星,广落天地间。
邓通失铜山,饿死人不怜。
当其炙手时,睥睨豪与贤。
陋巷金石声,焉如一囊钱。
世人供淫靡,不惜金掷千。
煌煌义所在,半菽情亦牵。
岂知淡荡人,拂衣自高眠。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以钱币为题材的诗,通过描绘古代贤士与贫苦百姓的生活,表达了诗人对财富和名利的看法。全诗以钱币为主题,通过对不同人物的刻画,展现了他们的不同生活态度和价值观。
诗人以鲁连、孔祐等古代名人为例,展示了他们在面对金钱诱惑时能够保持自己的操守和清正廉洁的品质。鲁连为了坚守道义,宁愿舍弃千金也要选择高蹈东海边;孔祐隐居于四明山,过着简朴的生活。这些例子都体现了他们对金钱的态度:不为所动,不为所诱。
诗人又通过描述普通人的生活,进一步强调了财富与品德的关系。他们虽然贫穷,但仍然能够保持自己的信念和尊严。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诗人并未止步于此。他进一步揭示了财富与道德之间的矛盾关系。在一些人看来,财富是衡量一个人价值的唯一标准。因此,他们不惜花费巨额金钱去追求名利。然而,这种行为不仅不能带来真正的幸福,反而会导致道德沦丧和社会风气败坏。
诗人以邓通失去铜山、饿死人不怜的故事来结束全诗,强调了金钱并不能带来真正的幸福。相反,它只会让人走向堕落。我们应该珍惜生活中的每一个美好时刻,而不是沉迷于追求财富。
这首诗通过描绘不同人物的生活状态和价值观,深刻地探讨了财富与道德之间的关系。它让我们明白,真正的幸福并不在于拥有多少金钱,而在于能否坚守自己的道德底线和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