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户虚生白,挑灯蕊落红。
离情怜夜雨,孤客识秋风。
响滴空阶上,途归薄梦中。
男儿四方志,且自任西东。

【解析】

此诗为作者在旅途中所作,表现了诗人的羁旅之情和壮志豪情。首联描写了秋夜孤寂的景象:诗人闭户而坐,室内一片寂静,只有白日里积起的尘埃发出淡淡的灰尘气息,挑灯细看,只见蕊落红消。颔联写诗人因感伤而彻夜难眠。他怜惜这深夜的雨,因为它触动了他的离愁;同时他也同情那些在风雨中奔波的行人,因为他们也是“孤客”。这两个“怜”字,把诗人对夜雨和行人的同情之情表达得极为深切。颈联是说诗人听到雨声而思绪万千,但最终又回到自己的梦中。尾联则抒发了诗人的壮志豪情。“男儿”二句,表明自己有远大的志向和抱负,即使四海漂泊,也无所畏惧,只要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就行,哪里管得了西东南北。

【答案】

译文:

秋夜,我关上门,屋内一片寂静,只有尘灰在空气中慢慢飘散。打开灯,只见蕊落红消。夜里,我听着雨声思乡,怜爱夜雨,同情行客。听到雨声而思绪万千,却最终又回到自己的梦中。

赏析:

这是一首写客中闻雨感怀的七言律诗。全诗以秋夜为背景,抒写了诗人羁旅中的所思、所感。

前两联是写诗人闭门独坐,室内一片寂静,只有尘灰在空气中慢慢飘散。“挑灯”,即点灯,形容诗人在夜晚读书写字的情景。“蕊落红消”,是说诗人挑灯细看,只见蕊落红消。这里用了一个“挑”字,一个“落”字,生动地描绘出一幅秋夜读书图。“闭户虚生白,挑灯蕊落红”,这两句既写出了诗人独坐孤寂的心情,同时也写出了秋夜读书的特点。

第三联是说诗人听到雨声而思绪万千。他怜惜这深夜的雨,因为它触动了他的离愁;同时他也同情那些在风雨中奔波的行人,因为他们也是“孤客”。这两个“怜”字,把诗人对夜雨和行人的同情之情表达得极为深切。

后两联是说诗人听到雨声而思绪万千,但最终又回到自己的梦中。“响滴空阶上,途归薄梦中”,这两句写诗人听到雨声而思绪万千,但最终又回到自己的梦中。这句诗的意思是:听到雨水敲打着空荡荡的阶上,而我又进入了梦乡。这里的“响滴”“途归”都是动词,表示动作,“空阶”“薄梦”则都是形容词性短语,表示状态或结果,它们连在一起,构成了一个表示动作过程和结果的复合谓语短语。这个复合谓语短语修饰宾语“梦”,所以“响滴空阶上”与“途归薄梦中”可以看作两个分句。

尾联是说诗人听到雨声而思绪万千,但最终又回到自己的梦中。“男儿四方志,且自任西东。”这两句意思是:有志于四方的人,应该像男子汉一样,去追求自己的理想。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的壮怀激烈之情,也表现了诗人不畏艰险的雄心壮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