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渡何人主庙谟,清凉居士老西湖。
两朝和议分棋墅,百战雄心付酒垆。
策蹇山前逢故吏,参禅花底坐浮屠。
只今犹恨丹青手,不画麒麟阁上图。

【题解】

此诗题作《题韩蕲王湖上策蹇图》,写于南渡后的宋高宗时期。诗人以画为题,借对韩蕲王的追思与感慨,抒发自己对时局、国运和个人命运的忧愤之情。

【注释】

①蕲(qí)王:指韩蕲王。即韩世忠。

②清凉居士:指作者自号。

③两朝和议:指宋金两国和议。

④酒垆:酒肆,卖酒的地方。

⑤策蹇:指步行。

⑥百战雄心:指英勇杀敌的壮志未酬。

⑦策蹇山前:在山前策蹇而行,指行经韩世忠墓道。

⑧参禅花底:在花下参禅,指在寺院中参禅。

⑨浮屠:佛教僧人的称呼。

⑩丹青手:指善于绘画的人。麒麟阁:东汉末年,曹操曾命人画功臣像于麒麟阁,以表彰其功勋。

【译文】

南渡后,谁还能主持国家大事,主掌庙谟?清凉居士已老去,仍在西湖边闲居。

南北两朝的和议被分成几份,分给几个地方。百战沙场,豪情不减当年。

我行经韩世忠墓道,看见故吏。花下参禅,坐在佛塔下,心中却想着战事。

如今还恨那些擅长绘画的人,不能画出韩世忠那样的英雄。

【赏析】

这是一首七律,是诗人因韩世忠之死而作的悼念诗。

首联“南渡何人主庙谟,清凉居士老西湖”。诗人以议论起笔,表明自己对于南宋王朝的态度。他首先指出,自从南宋建立以来,中原大好河山被金占领,偏安一隅,苟且偷生,这完全是宋朝当权者的过错。接着又以“清凉居士”来点出韩世忠,说此人虽已归隐西湖,但仍然关心着国家大事。“主庙谟”三字,正表达了他对朝廷的不满和忧虑。

颔联“两朝和议分棋墅,百战雄心付酒垆”。这一联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对南宋政府的失望和不满情绪。“两朝和议”是指南宋政府与金国签订和议之事,而“分棋墅”则暗指此事将北宋与金国的关系比作围棋中的一盘棋,南宋政府则成了手下败将。“百战雄心”则表明韩世忠一生征战沙场,为国家立下了赫赫战功。而此时,他却只能把满腔的壮志豪情付与酒中。这一联充分体现了诗人对南宋政府的强烈不满和对韩世忠的深深怀念之情。

颈联“策蹇山前逢故吏,参禅花底坐浮屠”,则具体描写了诗人与韩世忠相遇的情景。诗人在经过韩世忠墓道时,看到那位曾经的旧部下正在策蹇山前行走,心中不禁涌起一种难以言喻的情感。而在花下参禅时,他更与这位故吏坐在一起,共同欣赏这宁静美丽的景色。然而,诗人并没有因此而忘记自己曾经的誓言,而是决心要继续努力,为国家的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尾联“只今犹恨丹青手,不画麒麟阁上图”。这一联则是诗人对历史的评价。他认为,那些擅长绘画的人应该更加努力地创作出更多的优秀作品来,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表面功夫上。只有通过这样的努力,才能使历史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因此,他希望那些擅长绘画的人能够更加努力地创作出更多的优秀作品来。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充满了对历史的感慨和个人的寄托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的深深忧虑和对民族英雄的深深怀念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