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业偏安蜀道难,奸雄宁独数曹瞒。
中原回首移神鼎,竖子成名建禅坛。
城上风幡新塔宇,墓中巾帼旧衣冠。
掀髯西指蚕丛路,丞相祠堂尚锦官。

诗句释义和译文

  1. 王业偏安蜀道难,奸雄宁独数曹瞒。
  • 注释:王业(指国家大事或帝王之业),偏安(指在一地苟安)蜀道(指南古蜀地的山路)。奸雄(狡猾而有才能的人),数(列举)曹瞒(指三国时期曹操)。
  • 译文:国家的大业难以成就,只有奸雄才数得上是曹操。
  1. 中原回首移神鼎,竖子成名建禅坛。
  • 注释:中原(指中国中原地区),回首(回忆过去),神鼎(指皇帝的象征,比喻权力中心),竖子(指年轻人,此处用来形容司马懿年轻有为),成名(建立声名),建禅坛(建造佛堂)。
  • 译文:回顾中原,我的权力中心已经转移,这个年轻人已经建立了自己的名声,并开始建造佛堂。
  1. 城上风幡新塔宇,墓中巾帼旧衣冠。
  • 注释:城上(城市的上空),风幡(风中的旗帜),新塔宇(新的塔楼),墓中(在坟墓中),巾帼(女性的意思,古代女子称巾帼)。
  • 译文:城头飘扬着新的旗帜,坟墓里的女子还穿着过去的服饰。
  1. 掀髯西指蚕丛路,丞相祠堂尚锦官。
  • 注释:掀髯(提起胡须,形容生气的样子),西指(向西指路),蚕丛路(传说中的一条神秘之路),丞相祠堂(指诸葛亮的墓地),锦官城(成都府,古时以锦绣闻名的地方)。
  • 译文:提起胡须指向西方的道路,诸葛亮的墓地仍在成都府。

赏析

这首诗是对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司马懿的颂扬。首句“王业偏安蜀道难,奸雄宁独数曹瞒”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大事无法实现的感慨,同时点出奸雄人物如曹操等的存在。第二句“中原回首移神鼎,竖子成名建禅坛”反映了作者对于历史变迁和个人成就的观察,暗示了司马懿在政治舞台上的崛起。第三句“城上风幡新塔宇,墓中巾帼旧衣冠”描绘了历史的变迁和个人命运的转变。最后两句“掀髯西指蚕丛路,丞相祠堂尚锦官”展现了对诸葛亮以及其墓地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历史和英雄的敬仰之情。整首诗通过对司马懿及其相关人物的评价,展示了作者的历史观念和文化素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