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两邑德斯民,我亦从游感使君。
宦箧无钱清似水,玉堂有子壮凌云。
论交却负相留久,别袂真成不忍分。
此去三衢千里隔,相思应许雁传闻。
诗句释义
1 三年两邑德斯民:这句表达了作者对张华亭在两个县(邑)中的德行和贡献的高度评价。”德斯民”意为具有高尚品德的百姓或民众,这里的”三邑”可能是指作者所居住的两个地方以及张华亭所在的第三个地方。
我亦从游感使君:作者自谦地表示自己也曾经是张华亭的学生或者追随者,对于张华亭的教育或引导表示感激之情。”使君”是对县令的尊称。
宦箧无钱清似水:形容自己清廉如水,没有钱财的困扰,意味着作者过着简单、清贫的生活,不追求物质财富。
玉堂有子壮凌云:指张华亭的儿子在朝廷中地位崇高,如同凌空的云彩一般高远。”玉堂”是古代高级官员办公的地方,这里比喻张华亭的官位或儿子的成就。
论交却负相留久:虽然与张华亭讨论了各种事情,但却未能长久留住他,可能是因为某种原因未能实现共同的理想或目标。”相留”指相互留连,不愿分离。
别袂真成不忍分:离别时真的难以舍得分开,表现出深厚的感情和不舍之情。”袂”是衣服的边缘,这里比喻双方的情感联系。
此去三衢千里隔:分别后,彼此相隔数千里,暗示着距离之远和思念之深。”三衢”可能是指地名,也可能是指作者所居住的地区与张华亭所在地区的相对位置。
相思应许雁传闻:表达出对张华亭深深的思念之情,希望他能通过飞鸟传书的方式来传递自己的思念。这里的“雁”象征着书信和远方的消息传递。
译文
三年两邑德斯民,我亦从游感使君。
宦箧无钱清似水,玉堂有子壮凌云。
论交却负相留久,别袂真成不忍分。
此去三衢千里隔,相思应许雁传闻。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依依不舍的心情。通过对张华亭的赞美,表达了对其德行和才学的敬佩;同时,也表达了诗人自身的清廉和对仕途的无奈。此外,诗中还体现了诗人对友情和亲情的重视,以及对未来的深深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