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玉楼空更空,至今云雨暗丹枫。
常娥捣药无时已,子晋吹笙此日同。
蜡照半笼金翡翠,风声偏猎紫兰丛。
几人曾预南薰曲,独立寒流吊楚宫。

诗句释义:十二座山中的宫殿已经无人打扫,如今只剩下云雨和丹枫。常娥在天宫捣药已无时无刻,而子晋吹笙的日子却与往日相同。蜡光半照在金色翡翠的装饰上,风声猎猎地掠过紫色花朵丛中。几人曾参与南薰曲的演奏,我独自站在寒流中吊唁楚宫。

  1. 诗词原文
    十二玉楼空更空,至今云雨暗丹枫。
    常娥捣药无时已,子晋吹笙此日同。
    蜡照半笼金翡翠,风声偏猎紫兰丛。
    几人曾预南薰曲,独立寒流吊楚宫。

  2. 逐句赏析

  • “十二玉楼空更空”:这句诗描绘了宫中景象的荒凉与空寂,十二座玉楼虽然曾经繁华,但如今却无人居住,只剩下寂静与空旷。这种对比更加突出了诗人对于历史的感慨和对往昔荣华的怀念。
  • “至今云雨暗丹枫”:这里通过云雨与丹枫的暗淡,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痕迹。丹枫作为秋天的象征,其颜色的变化也象征着季节的更迭和生命的短暂。这种自然景观的描述,使得整个诗句充满了哀愁和怀旧的情绪。
  • “常娥捣药无时已,子晋吹笙此日同”:这里的“常娥”和“子晋”都是传说中仙人的名字,他们的形象在这里被赋予了神话色彩。常娥在天宫捣药,子晋吹笙,这些行为虽然神奇而美丽,但它们已经成为了过去。这种描述不仅增添了诗句的神秘感,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留恋和向往。
  • “蜡照半笼金翡翠,风声偏猎紫兰丛”:这句话通过对光影和声响的描写,展现了宫殿内部的精致与繁华。金黄色的翡翠和紫色的兰花,这两种色彩的搭配,不仅使宫殿显得更加华丽,也暗示了宫廷生活的奢华。同时,“风声偏猎紫兰丛”这一形象的描绘,使得整个场景更加生动和具有画面感。
  • “几人曾预南薰曲,独立寒流吊楚宫”: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和文化的深刻思考。南薰曲是古代的一种音乐形式,而楚宫则是春秋战国时期楚王离宫的别称。诗人通过询问“几人曾预”,即有多少人曾经参与到这个音乐或文化活动中来,从而引发了对于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考。同时,“独立寒流吊楚宫”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孤独和哀愁,他独自一人站在寒流中,似乎在向过去的楚宫表达自己的哀思和感慨。
  1. 作者介绍
    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主要活动在唐代。他的诗歌风格独特,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善于运用自然景物来表达情感和抒发志趣。这首诗《楚宫怨二首·其一》是李涉创作的七言古诗,通过对楚国历史的回顾和对楚宫现状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和对现实的无奈。这首诗以其深沉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手法,成为唐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