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园咫尺少经过,幽兴闻君晚转多。
已作大云润天下,还寻芳草入岩阿。
苍生未得忘安石,春梦何曾搅老坡。
亦拟就商风咏事,会同方急欲如何。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理解文章主旨,然后结合文章内容和写作背景来分析作者的思想情感。此题要求对诗歌逐句作注解。考生应先解释诗句的字面意思,并指出其中的关键性词语,然后结合注释及全诗内容进行赏析。

“郊园咫尺少经过”,诗人身处异地他乡,而心系家乡故土。“郊园”指诗人居住的京城外园林,“咫尺”形容距离很近。“咫尺”是说诗人离京城外园林很近,但因公务繁忙很少有时间去游玩。“幽兴闻君晚转多”是说听到你近来心情很烦闷,反而兴致更浓了。诗人用反语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担忧之情。

“已作大云润天下,还寻芳草入岩阿”,意思是说已经为百姓做了很多好事,现在要寻找一片芳草地,在岩石之间安息。“大云”是说像天一样大的恩泽。“润”有滋润、惠及的意思。“岩阿”是山间的小石堆。诗人用典,表明自己一心为百姓造福,不图个人名利,只愿在山林中享受清福。

“苍生未得忘安石,春梦何曾搅老坡”,意思是说百姓还没有忘记王安石的恩惠,春天的梦境也没有打扰苏轼的休息。“苍生”是指老百姓。“苍生”即苍生,百姓。“安石”是说王安石,当时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军事家、外交家、民族英雄;“东坡”是说苏东坡,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安石”指王安石,诗人以“苍生”自比,表明自己为百姓做了许多实事,也赢得了百姓的爱戴。“苍生未得忘安石”的意思是说百姓还没有忘记王安石的恩惠。

“春梦何曾搅老坡”,意思是说春天的梦境也没有打扰苏轼的休息。“老坡”指苏轼,苏轼号东坡居士。“何曾”是不曾。诗人以梦喻自己的政绩,意在说自己虽已功成名就,但仍不忘为民造福。

“亦拟就商风咏事,会同方急欲如何”,意思是说也要效仿商鞅的变法,咏唱政事,与各方商议国计民生。“商风”,即“商鞅变法”。《战国策·秦策一》记载:“商鞅相秦,封於商十五邑。”商鞅为秦国实行一系列变革措施,使秦国富强起来。后因商鞅被车裂而死,后人遂称颂变法为“商鞅之法”。“咏事”“会方”都是指商议国事。“急欲如何”意思是急切地想知道该怎么样。

【答案】

郊园咫尺少经过,幽兴闻君晚转多。

已作大云润天下,还寻芳草入岩阿。

苍生未得忘安石,春梦何曾搅老坡。

亦拟就商风咏事,会同方急欲如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