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酒从今莫苟辞,冥心观化欲何疑。
即看沧海横流日,恐是明夷待访时。
眼底虫沙行共尽,吟馀松竹一相思。
耐寒尚有西山翠,物外追寻傥可期。

诗一:得酒从今莫苟辞,冥心观化欲何疑

注释

  • 得酒:得到美酒。
  • 从今:从今天开始。
  • 莫苟:不要随便。
  • :推脱、拒绝。
  • 冥心观化:冥思冥想,观察事物的变化。
  • 欲何疑:想要消除什么疑惑。

翻译

从今天开始,不要再随便推辞了。冥思冥想观察万物的变化,想要消除心中的疑惑。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决心放下杂念,静下心来观察世界变化的决心。通过使用“得酒”、“从今”等意象,营造了一种轻松、自由的氛围。同时,“冥心观化欲何疑”这一句更是将诗人对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表达得淋漓尽致。这种态度是诗人希望每个人都能拥有的,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接纳这个复杂的世界。

诗二:即看沧海横流日,恐是明夷待访时

注释

  • 即看:立刻看到。
  • 沧海:大海。
  • 横流日:大海中波涛汹涌的日子或现象。
  • 明朝:未来。
  • 明夷:一种卦象,代表光明和智慧。
  • 待访时:等待被探访的时间。

翻译

立刻就能看到大海波涛汹涌的情景,恐怕正是需要智慧去探寻的时机。

赏析

诗人用“即看沧海横流日”比喻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要勇敢面对,不畏艰难。而“恐是明夷待访时”则寓意着在面对困境时,需要智慧去寻求出路,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整首诗通过描绘大海的景象,引发读者对于人生哲理的思考,鼓励人们在遇到困难时要像大海一样勇往直前。

诗三:眼底虫沙行共尽,吟余松竹一相思

注释

  • 眼底:眼中所见。
  • 虫沙:比喻微小如尘埃的事物。
  • 行共尽:逐渐消失。
  • 吟余:指吟诵之余。
  • 松竹:常青植物,象征坚韧不拔的品质。
  • 一相思:深深地思念。

翻译

眼中所见的微小尘埃都在逐渐消失,我不禁深深地思念起那些坚韧不拔的松竹。

赏析

诗人通过“眼底虫沙行共尽”这一景象,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无奈。而“吟余松竹一相思”则进一步抒发了自己对坚韧品质的赞美和怀念之情。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和坚韧精神的深刻思考。它鼓励人们在面对困境时,要保持坚韧不拔的精神,勇往直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