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制齐纨扇。面面常相见。
上写合欢词。炎凉好自知。
花间春扑蝶。舒卷皆随妾。
只恐泣秋风。团团月影空。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古诗内容。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大意的基础上,抓住诗句中的主要信息点来分析。“谁制齐纨扇”一句中的“谁”指诗人。“面面常相见”一句的“面面”即频频之意。“上写合欢词”一句中的“合欢”是指夫妻。“炎凉好自知”一句中的“炎凉”是借代,用来形容世事的变化。“花间春扑蝶”句中的“花间”是指花丛之中。“只恐泣秋风”一句中的“秋风”是自然现象,这里借指世情。“团团月影空”一句的意思是:我担心像明月一样孤独地照着自己,被无情地抛弃。

【答案】

译文:是谁为我制作了这团洁白的纨扇,常常看到你与我的面面相觑;上面写满了我们的爱情之词,要了解世间人情冷暖。

在花丛中扑打着彩蝶,舒卷自如地随着我的心意而动;恐怕有一天被秋风所伤,那一轮明月也变得空荡荡的。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以纨扇为题,抒发了作者对爱情生活的依恋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首联写纨扇的制作者是谁。“谁制齐纨扇”,表明了纨扇是由人制作的,而不是天造地设,自成一体的。“面面常相见”,说明它经常与人见面,也就是经常被人使用。这样写既表明了它的制作者是谁,又暗示了它的用途和作用。

颔联进一步描写这把具有象征意义的纨扇。“上写合欢词”,合欢词即表达爱意的诗词,这里用来比喻男女之间亲密的情意,也暗喻着诗人自己与妻子之间的感情。“炎凉好自知”是说,知道人间世态的炎凉变化,只有诗人自己清楚。

颈联进一步发挥这种感情。“花间春扑蝶”,写女子在花丛中扑蝶的情景,表现了她天真活泼的性格。“舒卷皆随妾”,写她任凭自己怎样去折扇,总是顺从自己的心意,毫无拘束。这里运用了一个比喻,将女子比作这团扇子,突出了她的柔情蜜意。

尾联是全诗的重点,也是全诗的主旨。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爱情的忠贞不渝,同时也表达了对世俗人情冷暖变化的担忧。“只恐泣秋风”,写诗人担心自己的感情会被秋风所吹散。“团团月影空”,写诗人担心自己如同月亮一般孤独地照着自己,被无情地抛弃。

这首诗通过描写纨扇这一形象,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忠贞不渝,也表达了他对社会人情冷暖变化的担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