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有奇伟每绝伦,意想所及犹非真。
乾坤乃有此松树,被发狂叫惊天阍。
何如于此诡托根,皴皮斑驳苍龙鳞。
千年偪侧忽怒伸,娲石迸裂青天痕。
风雷倒激铁干偃,日月低荡秋阴昏。
下有一株不盈尺,连蜷夭矫蟠龙孙。
二者夫谁是化身,伸缩大小真有神。
诸松鹓鶱复凤翥,视此一切非其群。
形神直追古苍颉,冠剑俨对荆灵均。
阴森不敢久相逼,鬼物呵护如欲嗔。
委蛇却下恣太息,回首一峰沈乱云。

这首诗的注释如下:

  • “支离叟二松歌”,这是一首赞美松树的歌曲。诗人通过描绘松树的形象和特点,表达了对松树的赞美之情。
  • “物有奇伟每绝伦”,这句话表达了松树独特的美丽和非凡的品质。松树以其坚韧、苍劲的特点而闻名于世,被人们赞美为自然界的奇迹。
  • “意想所及犹非真”,这句话表达了诗歌中对松树形象的夸张和想象。诗人通过对松树的形象进行夸大和变形,使其显得更加神奇和美丽。
  • “乾坤乃有此松树”,这句话表达了松树在天地间的独特地位。松树因其坚韧、苍劲的特点而被人们视为天地间的精华,象征着生命的顽强和坚韧不屈的精神。
  • “被发狂叫惊天阍”,这句话表达了松树声音的洪亮和震撼力。松树的声音如同天阍一般宏伟,让人感到震撼和敬畏。
  • “何如于此诡托根”,这句话表达了松树的奇特之处。松树似乎有一种神奇的力量,能够在不同的环境中生长和繁衍,展现出不同的形态和特点。
  • “皴皮斑驳苍龙鳞”,这句话形容了松树表面的纹理和色泽。松树表面的纹理如同苍龙的鳞片一般,呈现出斑驳的色彩和独特的美感。
  • “千年偪侧忽怒伸”,这句话表达了松树在岁月中的变迁和生命力。经过千年的沧桑和风雨的洗礼,松树仿佛突然焕发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展现出了勃勃的生机。
  • “娲石迸裂青天痕”,这句话形容了天空中的景象。仿佛是娲皇娘娘用神力将青天劈开,露出了一道道裂纹,这些裂纹仿佛是松树在天空中留下的印记。
  • “风雷倒激铁干偃”,这句话形容了松树在风雨中的姿态。风雷的力量仿佛要将松树的树干压弯,然而松树却依然挺拔如初,展现出了顽强的生命力。
  • “日月低荡秋阴昏”,这句话形容了天气的变化。在秋天的日子里,太阳和月亮都显得格外昏暗,仿佛是松树在天空中洒下了一片阴影。
  • “下有一株不盈尺”,这句话形容了松树的高度和姿态。这株松树虽然只有一尺左右的高度,但却展现出了一种高耸入云的姿态,给人一种雄伟的感觉。
  • “连蜷夭矫蟠龙孙”,这句话形容了松树的姿态和形态。这株松树蜿蜒曲折、盘旋交错,宛如一条龙在枝头嬉戏,给人以无尽的联想和想象空间。
  • “二者夫谁是化身”,这句话表达了松树与人类之间的相似性。无论是松树还是人类,都有着自己的个性和特点,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
  • “伸缩大小真有神”,这句话形容了松树的生长特性。松树可以根据需要调整自身的生长高度和粗细,展现出了大自然的神奇和变化。
  • “诸松鹓鶱复凤翥”,这句话描述了其他树木的生长状态。周围的松树也像鹓鶱和凤凰一样优雅地飞舞着,形成了一种生动和谐的景象。
  • “视此一切非其群”,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松树的赞叹之情。在这众多的树木中,松树无疑是最出色的代表,它的独特之处让它与其他树种区别开来。
  • “形神直追古苍颉”,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松树形态和精神的追求。松树的形态和精神都与古代的苍颉相呼应,展现了一种永恒的美。
  • “冠剑俨对荆灵均”,这句话形容了松树的气势和气质。松树的姿态如同古代的荆灵均那样威严而庄重,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 “阴森不敢久相逼”,这句话形容了松树给人的感觉。松树给人一种神秘而庄严的感觉,仿佛是在告诫人们要保持敬畏之心。
  • “鬼物呵护如欲嗔”,这句话表达了人们对于松树的敬畏之情。人们敬畏松树,仿佛它是神灵的存在,需要受到保护和维护。
  • “委蛇却下恣太息”,这句话形容了诗人的情感表达。诗人看着这株松树,不禁感慨万千,流露出深深的情感。
  • “回首一峰沈乱云”,这句话形容了山峰的景象。诗人回头看去,只见山峰上云雾缭绕,给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美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