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侣时相见,山翁许共过。
茗柯能悟入,芥子有包罗。
影覆慈云暖,香生忍草多。
辩才今钝拙,无事怯维摩。
【注释】
道侣:指志同道合的朋友。重过:再次来到。茗饮:以茶为饮,即饮茶。
道人(道侣)常来见我,山中老头准许我们共同到野寺来饮茶。
茶的枝叶可以领悟禅理,像芥子一样包容万物。
影子遮蔽了慈云寺的山门,茶香飘散在忍草园里。
我的辩才现在很钝拙,无事时也会怯于与维摩诘辩论。
【赏析】
本诗是作者同西涧藏公重过野寺饮茶后所作。首联写两人久违相见,相互慰问,并请他一同去野寺饮茶。颔联写野寺的茶树生长得很好,枝繁叶茂。颈联写自己对禅悟的理解,认为茶树如同禅宗的“芥子”,包容万物,能领悟禅理,而自己则像影子,只能庇护慈云寺山门,不敢多言。尾联写自己辩才钝拙,无端胆怯,不敢和维摩诘争论。全诗流露出一种淡泊名利、追求清静的生活情趣。诗人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山林生活的喜爱以及远离尘嚣,追求自然恬淡心境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