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兴方凄凄,永日遂淅淅。
沾濡花上重,潇洒树间密。
稍急始纷喧,渐繁转寥寂。
空宇难独对,幽窗易成夕。
端居复无聊,赖兹披往籍。
【解析】
此首诗写诗人在雨中对景而感怀,抒发了作者的苦闷心情。“端居复无聊,赖兹披往籍。”这句是全诗的关键句,也是点睛之笔,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译文:
清晨起来才感到凄凉凄清,整天里淅淅沥沥下个不停。花上沾濡着雨水显得湿润,树间飘洒着水珠更加清新。开始时细雨纷飞,后来渐渐变得稠密。空荡的天宇让人难以独自面对,幽静的窗户容易让人想到晚上。闲居无事更觉无聊,只好打开旧书来消磨时光。
赏析:
首联“晨兴方凄凄,永日遂淅淅”,以“凄凄”“淅淅”形容晨兴时分的雨声,为下文作铺垫,渲染出一种凄清的氛围。“惨淡”一词,写出了雨天给人带来的阴冷和沉闷的感觉,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忧郁和孤寂。“凄凄”“淅淅”两个叠词,既增强了声音的韵律感,又加强了表达效果,使诗歌的情感更为深沉。
颔联“沾濡花上重,潇洒树间密”,描绘了雨打花瓣、树叶的景象,通过色彩的变化来展现雨中的景色,同时表现出雨势由轻到重的渐变过程。“沾濡”一词,形象地描绘了花瓣被雨水浸湿的样子,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重”字则突出了雨点的密集程度,使得花朵显得更加娇嫩而脆弱。
颈联“稍急始纷喧,渐繁转寥寂”,则是从听觉角度进行描写,表现了雨声的变化过程。一开始雨声细微如丝,但随着雨势的加大,逐渐变得杂乱无章。“稍”“渐”两字,将时间的推移和雨声的强弱变化表现得淋漓尽致。“纷喧”一词,既形容了雨声的嘈杂,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喧嚣和不安;“寥寂”则与前面形成鲜明对比,进一步衬托出了雨天的静谧和孤独。
尾联“空宇难独对,幽窗易成夕”,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单和寂寞。“空宇”一词,既指空旷的空间,也暗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易成夕”则表示夜晚即将降临,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孤独和无助。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对友情的渴望和对陪伴的依赖。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展现了雨天的景色之美,又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感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诗人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使得诗歌具有了更强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