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志澄清许范滂,云中遗业恨茫茫。
时逢板荡纡筹策,老去勋名属战场。
边士争夸小太尉,威声已慑右贤王。
孤臣涕泣轮台诏,肯把开边劝武皇。

题先少司马公东冈集后

早志澄清许范滂,云中遗业恨茫茫。

时逢板荡纡筹策,老去勋名属战场。

边士争夸小太尉,威声已慑右贤王。

孤臣涕泣轮台诏,肯把开边劝武皇。

注释解释与赏析

  • 诗句解读
  1. “早志澄清许范滂”:这里指诗人立志像东汉名臣范滂那样,致力于政治清明和道德高尚。
  2. “云中遗业恨茫茫”:表达了对于未能实现政治抱负的遗憾之情,如云中遗事般遥远且难以触及。
  3. “时逢板荡纡筹策”:“板荡”指的是政治混乱或社会动荡,而“纡筹策”则意味着在艰难时期仍要谨慎地筹划未来。
  4. “老去勋名属战场”:随着年龄的增长,诗人意识到他的军事成就和功勋将更多地与战场相关联。
  5. “边士争夸小太尉”:边疆将士争相称赞这位年轻的将军如同古代的小太尉一样英勇善战。
  6. “威声已慑右贤王”:表明诗人已经拥有足以令敌人敬畏的力量和声望,甚至影响到周边国家。
  7. “孤臣涕泣轮台诏”:表达了对国家命运和个人境遇深切的忧虑,以及对皇帝诏书的感伤。
  8. “肯把开边劝武皇”:暗示虽然有开疆扩土的愿望,但最终决定是否继续这种军事行动。
  • 赏析
    这首诗体现了诗人对理想的追求、对当前政治状况的担忧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思考。通过对历史人物范滂的描述,诗人表达了自己的理想和政治抱负,同时也反映了对现实政治环境的无奈和感慨。诗中使用了许多象征和比喻,增加了诗歌的艺术魅力和深度。例如,用“云中遗业”形容未尽的理想,使用“小太尉”来比喻年轻将军的英勇,以及通过“威声已慑右贤王”表达自己的军事影响力及对外政策的影响力。整体来看,此诗不仅抒发了诗人的个人情感,也折射出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历史变迁。

《题先少司马公东冈集后》是一首充满哲理与历史感慨的古诗,通过对历史人物范滂的追忆和对当前局势的反思,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丰富的情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