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枣不辞丑,白杨相竞高。
鸟巢拱落木,兽骨委秋壕。
野步殊能健,长吟亦自豪。
此行多胜侣,万里忘尘劳。

戈壁杂诗(注释及赏析)

一、沙枣不辞丑,白杨相竞高。

  • 沙枣:一种耐旱的灌木植物。
  • :这里形容沙枣虽然生长在戈壁,但并不以美观著称。
  • 白杨:通常指的是杨柳科的杨树,常见于平原地带。
  • 竞高:比喻两者都在力争上游,显示了坚韧和向上的精神。
  • 译文:尽管沙枣生长在贫瘠的土地,但它并不嫌弃自己的丑陋,而杨树则努力争取更高的地位。

二、鸟巢拱落木,兽骨委秋壕。

  • 鸟巢:鸟类在树上或地面上建造的窝。
  • 落木:秋天落叶的景象。
  • 兽骨:野生动物的骨头。
  • 这里通过描绘这些自然元素(如鸟巢和落木),表达了自然界的循环与变迁。
  • 译文:鸟儿在树木间筑巢,随着季节的变化落下枯叶;而野兽的骨头也散落在秋天深深的壕沟里。

三、野步殊能健,长吟亦自豪。

  • 野步:指在野外漫步。
  • 殊能健:特别有活力,健康。
  • 长吟:长时间的吟诵。
  • 这里强调了人在自然环境中的精神状态和身体健康。
  • 译文:在野外漫步时,人显得格外健康有力;长久地吟诵也能使人感到自豪和满足。

四、此行多胜侣,万里忘尘劳。

  • 此行:此行之旅。
  • 胜侣:优秀的伴侣或同伴。
  • 忘尘劳:忘却尘世的烦恼和忙碌。
  • 表达了旅行者对于旅途中遇到的良师益友的喜悦,以及他们共同经历的美好时光。
  • 译文:在这次远行中,我们遇到了许多优秀的伙伴,这让我们在遥远的路途中忘却了尘世的烦恼和忙碌。

这首诗通过对戈壁沙漠中自然元素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纷扰、追求内在成长和精神充实的生活态度。诗人通过对沙枣、白杨、鸟巢、落木等自然景观的描写,传达了一种对自然界的深刻理解和感悟,以及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状态的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