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庐之山镇南服,峰如苞竹抽龙孙。
我来扁舟出其下,巍然势压鄱湖尊。
屏风九叠散层翠,一一突兀惊心魂。
千岩万壑竞趋赴,兹山屹立看崩奔。
螺旋瓠剖望不极,窅𦕈略辨山之门。
烟岚敛尽雨初霁,匹练犹挂飞流痕。
独有五老更奇绝,嵯峨各向晴空蹲。
东林开先邈何许,钟声恍听来黄昏。
须臾野烧起山半,北烛碣石西昆崙。
仿佛绛节会群帝,定有白鹿随飞轩。
吁嗟灵异幻今古,纷纷俗子谁堪论。
洞天咫尺渺难即,愁吟徒使胸怀繁。
夜深风急云似墨,蛟龙欲起湖波翻。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范成大的作品。范成大(1126年6月17日-1193年10月1日),字至能,一字幼元,早年曾进土,历任知州、参政、参知政事等职,封益国公。晚年退居家乡,自号石湖居士。他是南宋著名的文学家、诗人和政治家,与陆游、杨万里、尤袤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他的诗歌风格豪放洒脱,善于描绘自然风光,对后世影响深远。
下面是诗句及对应译文的逐句解释:
- 舟过彭蠡望匡庐用澹亭游悬空寺韵:我乘坐小舟经过彭蠡湖边,眺望着匡庐山,以澹亭游玩为题作诗。
- 彭蠡:古代地名,位于今天的江西境内。
- 匡庐:指的是安徽庐山,因山势高峻而闻名。
- 澹亭:可能是游览时的亭子或者观景台。
- 悬空寺:位于山西大同,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之一。
- 匡庐之山镇南服,峰如苞竹抽龙孙。我来扁舟出其下,巍然势压鄱湖尊:匡庐山的山峰如同茂盛的竹子一样挺拔,像是龙在抽丝。我乘坐的小舟从山脚驶出,山势高大威武,仿佛能够压住鄱阳湖水。
- 镇南服:镇守南方。
- 苞竹:竹子丛生的样子。
- 扁舟:小船。
- 巍然:高大雄伟的样子。
- 鄱湖:即鄱阳湖,位于江西省。
- 屏风九叠散层翠,一一突兀惊心魂:屏风般的山峰层层叠叠,绿意盎然,每一座山峰都显得突兀,令人感到震撼。
- 屏风:形容山峰像屏风一样层层叠加。
- 翠:绿色,指山的颜色。
- 层翠:多层翠色,形容绿色的山峦。
- 突兀:形容山峰高耸突出的样子。
- 千岩万壑竞趋赴,兹山屹立看崩奔:千岩万壑都在争先恐后地奔向山顶,只有这山矗立不倒,看着其他山峰崩塌。
- 千岩万壑:形容山间有很多岩石和山谷。
- 竞趋赴:争相奔向。
- 兹山:这里的山。
- 崩奔:崩塌奔流。
- 螺旋瓠剖望不极,窅𦕈略辨山之门:山的形状像螺旋形的瓠果剖开,看不到尽头;隐约可以看到山的入口。
- 螺旋瓠剖:比喻山的形状像螺旋状。
- 望不极:看不到尽头。
- 窅𦕈:形容远处模糊不清的样子。
- 辨山之门:辨认山的门道或入口。
- 烟岚敛尽雨初霁,匹练犹挂飞流痕:烟雾和云雾消散干净,雨刚停,天上还有一道细长的彩虹挂在天空中,就像一条飞舞的瀑布留下的水痕。
- 烟岚:雾气和云气。
- 敛尽:消失殆尽。
- 雨初霁:雨刚停。
- 匹练:指彩虹,一匹白色的绢带。
- 飞流:瀑布水流急速飞泻的景象。
- 痕:痕迹,这里指彩虹留下的痕迹。
- 独有五老更奇绝,嵯峨各向晴空蹲:独特的五座山峰更加奇特绝妙,它们各自向着晴朗的天空蹲伏。
- 五老:指黄山的五个主峰。
- 嵯峨:形容山峰陡峭而高峻。
- 各向晴空蹲:各个山峰都朝向晴朗的天空。
- 东林开先邈何许,钟声恍听来黄昏:东林寺的大门刚刚打开,远远望去有些模糊,只隐约听到钟声回荡在黄昏时分。
- 东林:寺庙名,位于今天的浙江省杭州市。
- 开先:打开前面,引申为刚刚打开。
- 邈何许:何处遥远难以知晓。
- 昏黄:黄昏时天色微暗的样子。
- 须臾野火烧起山半,北烛碣石西昆崙:不久,野火从山上燃起,北面照亮了碣石山和西边的昆仑山。
- 须臾:片刻之间。
- 野烧:野外的火。
- 山半:半山腰。
- 北烛:北方的火光照耀。
- 碣石:地名,位于今天的河北省秦皇岛市。
- 西昆崙:昆仑山,又称西岳,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神山。
- 仿佛绛节会群帝,定有白鹿随飞轩:仿佛看到绛色的节杖聚集了许多帝王,一定会有白鹿跟着飞奔而去。
- 仿佛:似乎。
- 绛节:绛红色的节杖,古代官员的官帽上常插有红色绶带,象征着尊贵的地位。
- 群帝:众多帝王。
- 飞轩:快速疾驰的车子,这里指白鹿。
- 吁嗟灵异幻今古,纷纷俗子谁堪论:唉声叹气感叹神灵的奇异变化跨越古今,这些世俗之人谁能说得清呢?
- 吁嗟:叹息之声。
- 灵异:神灵的奇异变化。
- 幻今古:跨越古今。
- 纷纷俗子:各种俗世的人或凡人。
- 谁堪论:谁能评说。
- 洞天咫尺渺难即,愁吟徒使胸怀繁:虽然洞天就在咫尺之遥,却难以到达,只能愁苦地吟咏,徒增心中的烦恼和纷乱。
- 洞天:道教用语,指神仙居住的地方,也泛指幽深神秘的境界。
- 咫尺:形容距离很近。
- 渺难即:难以接近或达到。
- 愁吟:忧愁地吟咏。
- 胸怀繁:心胸复杂烦乱。
- 夜深风急云似墨,蛟龙欲起湖波翻:夜色渐深,狂风呼啸,云层黑得像墨水一样,一条蛟龙似乎要从湖中升起,掀起湖面的波浪。
- 夜深:夜晚深沉。
- 风急:风势猛烈。
- 云似墨:云彩像墨汁一样浓重。
- 蛟龙欲起:蛟龙即将升腾而起。
- 湖波翻:湖水被掀起波浪翻滚。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乘船经过庐山,观赏风景时的所见所感,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诗中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和生动的意象,形成了一幅幅美丽的山水画卷,展现了作者的想象力和创作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