栋影萧疏竹影团,山泉一酌讶清寒。
毗陵题后人争品,未许参寥两样看。
【注释】
栋影萧疏:栋,即堂。栋影萧疏,形容屋檐的影子稀疏。
竹影团:指竹子的阴影。
毗陵题人争品:毗陵(今江苏常州市),古地名。毗陵题人,指当时名士。
未许参寥两样看:参寥,即道潜,宋代诗人,苏轼的朋友。这里指道潜。
【赏析】
《辛末夏五月过北兰寺时烟江叠嶂堂初成漫赋五首》是北宋文学家苏洵所作的一首诗。此诗为第三首。这首诗写于作者任常州节度推官、知州时所作,以赞美毗陵(今江苏常州)叠嶂堂和烟江景色而见志趣。
前两句“栋影萧疏竹影团,山泉一酌讶清寒”,是说:堂的屋檐影子稀疏地投射在竹叶上,山泉一瓢饮下使人感到一股清凉。这是从视觉角度来描写景物的。
后两句“毗陵题人争品,未许参寥两样看”,是说:毗陵这个地方的文人墨客纷纷前来题咏,但并不希望与道潜先生的审美趣味相一致。这是从审美情趣的角度来写景的。
全诗通过描绘烟江叠嶂堂的自然风光以及与之相关的人文景观,表达了对毗陵地区秀美自然景观的喜爱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苏洵对当时文人墨客过于追求形式美而忽视了自然之美的现象的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