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日独逢天刑,见其出不见其入,示寂须臾,君亦太忍;
四年三送妾死,无可悲更无可言,悼亡连续,我将安归。

【注释】

百日:百天。天刑:天道的惩罚,指死期临头的征兆。

其出不见其入:出,指妾出家为尼;其入,指妾入土为安。

寂须臾:即寂寥片刻。

君亦太忍:您也太忍心了。

四年:指李氏去世已四载。

连:连续不断地。

悼亡:哀悼死亡的人。

将:犹“岂”,岂肯的意思。

【赏析】

此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六年(公元811年)。当时作者因与宰相裴度交好,被贬谪任连州刺史,途经衡山,见第三妾李氏在寺庙中出家为尼。作者对李氏十分怀念,于是写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感情。此诗用典多,且语意沉痛哀婉,读来令人感慨系之。

第一联:“百日独逢天刑,见其出不见其入,示寂须臾,君亦太忍。”意思是说,百天来,我独自遭受上天的惩罚,看到她离开家门却看不到她回来,这寂寥的等待只有片刻,你也太狠心了!这里,“天刑”是暗喻李氏的死亡,“其出”是指李氏离世出家,“其入”是指李氏入土为安。作者通过对比,表现自己对李氏的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于李氏的同情和惋惜。

第二联:“四年三送妾死,无可悲更无可言,悼亡连续,我将安归。”意思是说,我已经在寺庙里待了四年了,三次送她走的时候都没有说什么,现在又在这里悼念她的死,真是没有可悲伤的,也没有可以诉说的。这里,“三送”是暗喻作者在寺庙里等待李氏归来的情景。而“悼亡连续”则进一步强调了作者对李氏的思念之深和悲痛之切。作者通过这样的表达方式,将自己的情感深深地融入了诗句之中。

这首诗的语言虽然简洁明了,但却蕴含着深厚的情感和深沉的哲理。它不仅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一段历史的见证。通过对这首诗的解读,我们可以看到诗人对于人生、对于爱情、对于生死等重大问题的思考和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