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气犹存,看此日阶前大树;
爰书谁定,问当年座上诸公。
生气犹存,看此日阶前大树;
爰书谁定,问当年座上诸公。
诗句释义:
- 生气犹存:这里的“生气”指的是曾经的愤怒和力量,它依然存在,就如同一棵大树仍然屹立在台阶前一般。这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事件的深切记忆与感慨。
- 看此日阶前大树:“此日”指现在或当下,而“阶前大树”则形象地比喻那些经历过风风雨雨、依然坚强不屈的人物或事迹。通过对比,诗人强调了历史的沧桑感和人物的不朽精神。
- 爰书谁定:此处“爰书”可能是指古代的一种公文,用于记录事件或判决。“谁定”则询问这些文书是谁所制定,意味着探究历史真相的归属问题。
- 问当年座上诸公:“座上诸公”指的是当时的官员或重要人物,他们可能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发挥了作用或决策影响。诗人通过询问这些人,表达了对过往权力运作的质疑或反思。
译文:
历史的风云变幻仍在眼前,那棵历经沧桑的大树依旧挺立在今日的台阶之前。我们不禁要问,当初那些参与此案并作出裁决的人们是谁?他们是否曾决定过这一切?他们的决策是否经得起历史的考验?
赏析:
这首对联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深刻回忆以及对相关人物的质问,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复杂情感和对真理的追求。它不仅反映了对历史真相的探求欲望,也体现了对正义与道德的坚持。这种对过去的反思和对未来的思考,使得这首诗不仅仅是对过去的回顾,更是对未来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