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颜忘势位,喜惧两迟回。
堂上彩衣舞,樽前笑靥开。
金镮应学探,竹马欲相陪。
未必称纯孝,高风独老莱。
这首诗是杜甫晚年的作品,反映了他对于人生的感悟和对孝道的思考。下面是逐句的释义:
- 承颜忘势位,喜惧两迟回。
-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权势地位的态度。他虽然承承皇帝的恩宠(颜),但并不因此而骄傲或忘记自己的本分(忘势位)。同时,他也感到高兴(喜)和害怕(惧),这种复杂的情感使得他在面对权力时犹豫不决(迟回)。
- 堂上彩衣舞,樽前笑靥开。
- 这句话描绘了一幅欢乐的场景。在戏彩堂(一种娱乐场所)中,有穿着彩色衣服的人在跳舞(彩衣舞),而坐在宴会上的人们(樽前)则面带笑容(笑靥开)。这展现了人们在快乐时光中的欢快和无忧无虑。
- 金镮应学探,竹马欲相陪。
- 这里的“金镮”指的是古代的一种装饰品,象征着财富和地位。诗人用“金镮”来比喻那些追求名利的人,他们应该像探求宝物一样学习知识和技艺(学探);而“竹马”则代表着纯真和无邪,意味着那些纯真无邪的年轻人也应该得到尊重和支持(欲相陪)。
- 未必称纯孝,高风独老莱。
- 这句诗是对前两句的解释和升华。诗人指出,虽然有些人可能会因为追求名利而表现出表面的恭敬和孝顺(不一定称纯孝),但他们并不能真正理解孝道的真正含义。而真正的高尚品质(高风)只有少数人能够拥有(独老莱),即那些能够保持高尚品德的人非常罕见。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述生活中的场景和个人的情感体验,反映出诗人对于人生、道德和社会责任的深刻思考。他以戏彩堂为背景,描绘了一幅欢乐祥和的画面,同时也揭示了人们在追求名利时的复杂心理。通过对比那些表面恭敬而内心浮躁的人和那些真正懂得孝道的人,诗人表达了他对道德品质的重视和对社会现状的批评。总的来说,这首诗是杜甫晚年思想成熟的体现,也是他对社会和个人责任反思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