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质自奇峻,千寻紫翠重。
谩烦君独秀,不愿掩群峰。
与客共秋晚,搜诗到暮钟。
夕阴寒欲滴,倚槛见纤秾。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颀的作品《题使台后圃八首》的第六句。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独秀堂
天质自奇峻,千寻紫翠重。
注释:天生的质地自然显得独特而峻峭,千寻高的紫色山峦重重重叠。

赏析:诗中描绘了独秀堂前的山峦,用“天质自奇峻”形容山的自然之美,强调了其自然形成的峻峭之美。接着通过“千寻紫翠重”形象地描绘了山峦的壮丽景象,展现了山峦的层次感和深度。

谩烦君独秀,不愿掩群峰。
注释:你不必独自出众,也不愿意隐藏在群山峰后。

赏析:这句话表达了一种豁达的胸怀,即使自己有独特的才华和美丽,也不希望被埋没或掩盖,而是希望自己的价值得到体现。同时也暗示了作者对于自我价值的高度自信。

与客共秋晚,搜诗到暮钟。
注释:和客人一起欣赏着秋天的美丽,直到晚上敲钟结束才回家。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和朋友一起欣赏秋景的画面,直到夜幕降临,敲钟声将他们从美好的秋景中唤回。这里的“搜诗”可能指的是他们在欣赏美景时互相吟诵诗歌的情景,展现了他们之间的友情和艺术的交流。

夕阴寒欲滴,倚槛见纤秾。
注释:夕阳的余晖让周围的一切都显得寒冷,只能看到栏杆上的细长花朵。

赏析:最后一句描绘了一个静谧而美丽的画面,夕阳的余晖让周围的一切都显得寒冷,但在这寒冷之中,栏杆上的细长花朵却显得格外娇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句诗不仅描绘了景色的美,也传达了诗人内心的感受和情感的细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