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暗轩窗失,风高帘幕低。
夜晴湘笛起,楼迥岭猿啼。
凭槛人如玉,搜诗气吐霓。
还惊一声雁,翻影月平西。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的《题使台后圃八首 其七 清音楼》的第7句:

雾暗轩窗失,风高帘幕低。
夜晴湘笛起,楼迥岭猿啼。

注释

  • 雾暗轩窗失:雾气弥漫,使得窗户变得模糊不清,仿佛被遮住了一般。
  • 风高帘幕低:风势较大,使得帘幕被吹得低垂。
  • 夜晴湘笛起:夜晚晴朗,湘地的笛声悠扬响起。
  • 楼迥岭猿啼:楼阁遥远,山中猿猴的叫声回荡。
  • 凭槛人如玉:站在栏杆旁的人如同美玉般温润。
  • 搜诗气吐霓:吟诵诗歌时,诗人的气息仿佛化为彩虹般的霓虹。
  • 还惊一声雁,翻影月平西:突然听到一声雁鸣,月光映照下的倒影在西方天空中摇曳。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美丽的秋夜景象。首句写雾气笼罩,使人无法看清轩窗,给人一种朦胧的感觉;第二句则写出了风力之大,以至于帘幕都低垂下来。第三句通过湘地的笛声,传达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情感。第四句则从视觉上描述了远处楼阁和山中的猿啼声,营造出一种空灵而幽远的氛围。第五句则通过对诗人的描述,展现了诗人的才情和气质。最后一句则以一声雁鸣和月光映照出的倒影为结尾,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非常优秀的作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