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意有余乐,幽欢常会心。
小山供赋咏,危榭每登临。
下视千峰月,聊挥一弄琴。
尚嫌闲适少,富贵苦相寻。

【注释】

称意有余:心中称意,感到满足。余:多。

幽欢:幽静的乐趣。

小山供赋咏:小山是诗人的号或别号,以小山为题赋诗。

危榭:高耸的楼阁。

下视千峰月:俯瞰着千座山峰在月光中的影子。

聊挥一弄琴:姑且弹奏一曲琴音。

尚嫌闲适少:还嫌悠闲舒适太少。

富贵:富有和尊贵。

苦相寻:总是相互追求。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自叙其生活情趣。开头两句点明题目“使台后圃”的意境:这里没有拘束感,可以随心所欲地享受快乐;在这里可以尽情地享受内心的欢愉。三、四句写自己在这里经常与友人会心交谈,吟诗作对,十分惬意。五、六句写登高临远,俯视群峰,观赏月色,欣赏美景,心情舒畅,怡然自得。七、八句抒发了诗人的感慨:总嫌自己的闲适不足,富于富贵的人总是在互相追求。全诗表现了作者不慕富贵、清静自适的生活情态,同时也反映了封建社会中知识分子追求自由自在生活的复杂心态。

此诗写诗人在使台后圃所感受到的幽雅闲适的生活情趣。前两句说,在这里没有什么拘束,可以尽情享乐;在这里可以尽情畅谈。“称意有余乐”,是说心里高兴,感到满足。“幽欢常会心”,是说在这里可以经常交心,即与朋友交流思想感情。这两句概括了后圃的主要特点。

后两句写诗人在此地经常与朋友会心交谈,吟诗作对,十分惬意。“小山供赋咏”,是说这里有小山可以赋诗。“危榭每登临”,是说登上高楼可以远眺。“赋咏”指赋诗作文,“登临”指登高远望。诗人在这里不仅赋诗作文,而且登高远望,领略风光,所以感到十分惬意。

最后两句抒写诗人的感慨:“尚嫌闲适少,富贵苦相寻”,意思是说,尽管我已经很满足,很惬意,但总觉得闲适的时间太少,而富贵之人总是互相追逐。这是从对比中产生的感慨,也反映了封建社会知识分子追求个人自由自在生活的复杂心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