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边修竹才堪数,竹外苍崖已半颓。
我辈自追方外乐,轩窗谁为此间开。
待邀山月三人共,要听松风万壑哀。
坐久篆畦香绕遍,碧消烟缕雪残灰。
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诗人范成大,他在这首诗中描述了自己在两翁作此的美景。
首句“水边修竹才堪数”,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水边的修竹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生机勃勃,仿佛在诉说着生命的顽强与坚韧。这里的“才堪数”表达了诗人对这美景的赞叹和感慨。
第二句“竹外苍崖已半颓”,进一步描绘了山景的美。苍翠的山峰在云雾的笼罩下显得更加神秘莫测,给人一种超脱尘世的感觉。这句诗通过对比的方式,将自然景色与人的心境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第三句“我辈自追方外乐”,表达了诗人对于追求高洁生活的态度。这里的“方外乐”指的是远离世俗、追求自由的精神境界,诗人通过这样的表达,展示了自己内心的追求和向往。
第四句“轩窗谁为此间开”,则是诗人对于环境的赞美之情。这里提到的“轩窗”指的是一种高雅的居所,能够让人感受到宁静和舒适。诗人通过对这个环境的描述,表达了自己对于这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第五句“待邀山月三人共”,展现了诗人与朋友相聚的情景。在这里,诗人邀请山中的月亮一起欣赏美景,体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态度。
第六句“要听松风万壑哀”,则是诗人对于自然之声的感受。这里的“松风”象征着大自然的声音,它能够触动人心,让人感到宁静和安详。诗人通过对松风的描述,表达了自己对于大自然的敬畏和珍惜。
最后一句“坐久篆畦香绕遍”,描绘了诗人沉浸在美景中的情景。这里的“篆畦”指的是一种雕刻精美的花纹,象征着精致和雅致。诗人通过对这个场景的描述,展现了自己对于美的追求和享受。
整首诗通过对山水、人物和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于自然之美的热爱和追求,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感受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