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昔巾盂共空壁,只今楼观碍层霄。
道心针水妙应在,俗眼云泥谩觉遥。
道路为家身是寄,死生如梦意全消。
明年五顶东游遍,来听吴音发海潮。
赴太原狱别上蓝禅师
平昔巾盂共空壁,只今楼观碍层霄。
道心针水妙应在,俗眼云泥谩觉遥。
道路为家身是寄,死生如梦意全消。
明年五顶东游遍,来听吴音发海潮。
注释:
- 平昔:过去。
- 巾盂:洗脸用的器物。
- 空壁:墙壁空旷,没有装饰或绘画,这里指禅宗的修行环境。
- 层霄:指高楼大厦,也用来比喻境界、高度。
- 道心针水:佛教禅宗认为人的心性如同针尖上的水滴,非常细小而微妙。
- 云泥:古代用来比喻地位高的人。
- 道路为家身是寄:把旅行当作家,以身体为住所。
- 死生如梦:形容生死无常,如同梦境一样虚幻。
- 吴音:吴地的声音,泛指江南一带的方言。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诗人在赴太原狱前与上蓝禅师告别时所写。诗中表达了诗人对禅宗修行环境的赞美,以及对生死观念的看法。
首句“平昔巾盂共空壁”,诗人回忆了过去与上蓝禅师共同生活在禅宗修行环境中的情景。这里的“巾盂”指的是洗漱用的器具,“空壁”则是指墙壁空旷。这两句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的生活状态,展现了禅宗修行环境的静谧与简朴。
次句“只今楼观碍层霄”,诗人描述了现在的居住环境已经变得高耸入云。这里的“楼观”指的是高楼大厦,“层霄”则是指天空的高处。这两句话进一步描绘了禅宗修行环境的高远与超脱。
诗人转向对内心世界的描述。“道心针水妙应在”,诗人认为人的心性如同针尖上的水滴,非常细小而微妙。这里的“针水”指的是针尖上的水珠,用以形象地比喻心性的微妙之处。诗人通过对道心的赞美,表达了对于禅宗修行的深刻理解和领悟。
“俗眼云泥谩觉遥”,诗人用“云泥”来形容世俗的眼光,认为那些看似遥远的东西其实只是一瞬即逝的现象。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观念的看法,认为它们都是短暂且不真实的。
诗人转向对生命观念的思考。“道路为家身是寄”,诗人将旅行视为一种归宿,把身体当作一个临时的住处。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态度的看法,认为我们应该以一种平和的心态来面对生活的种种变迁和挑战。
“死生如梦意全消”,诗人认为人生的生与死就像一场梦中的景象,都是短暂的、虚幻的。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死观念的看法,认为我们应该以一种超脱的态度来看待生命的起落和生死的变化。
诗人展望了自己的未来。“明年五顶东游遍”,诗人计划明年去五台山游玩,以此来体验更多的修行机会。同时,诗人还希望能够听到吴地方言的流行音乐,以此感受到江南地区的文化韵味。
这首送别诗通过对过去与现在生活状态的对比、对内心世界的描绘以及对于生死观念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于禅宗修行的深刻理解和对人生的独到见解。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对未来生活的期待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