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山深转青松壑,万叠烟霏空翠堆。
元亮果堪中路俟,子猷那敢棹舟回。
鸟工魂梦寻公去,蝉蜕尘埃出郭来。
他日荆林谈笑处,行人应指两翁台。

招夏均父

北山深转青松壑,万叠烟霏空翠堆。

元亮果堪中路俟,子猷那敢棹舟回。

鸟工魂梦寻公去,蝉蜕尘埃出郭来。

他日荆林谈笑处,行人应指两翁台。

注释:

  • 招夏均父:作者在诗中邀请一位名叫夏均父的人来参加聚会。这首诗是写给这位朋友的。
  • 北山深转青松壑:北山峰峦重叠,深邃幽远,山中生长着苍翠的松树,如同绿色的深渊。
  • 万叠烟霏空翠堆:万叠烟雾缭绕,仿佛翠绿堆叠。这里形容山间的烟雾弥漫,给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感觉。
  • 元亮果堪中路俟:元亮(陶渊明),字元亮,东晋时期的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历史学家、隐士、画家。他擅长写诗,尤其擅长山水诗。“果堪”意为是否能够胜任或者合适。“中路俟”可能是指在某个地方等待或等候的意思。
  • 子猷那敢棹舟回:子猷是王献之的字,他是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这里可能是在说王献之不敢贸然地划船回来。
  • 鸟工魂梦寻公去:这里的“魂梦”可能是指思念之情。“寻公去”表示想要去寻找陶渊明。
  • 蝉蜕尘埃出郭来:蝉脱壳化为蝉时,会从尘土中飞出来。这里比喻摆脱了世俗的束缚。
  • 他日荆林谈笑处:将来有一天,我们在荆林(可能是指一个地名或一个地方)一起谈笑风生。
  • 行人应指两翁台:行人应该指着两座老翁的墓碑,这是对两位老人的怀念和纪念。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美好祝愿。全诗以山水为背景,通过对北山青松的描绘和对陶渊明的怀念,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同时,通过对比陶渊明与王献之的不同命运,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世事难料的感慨。最后,诗人用对未来相聚的期待来结束全诗,展现了友情的珍贵和长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