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云门曲调分,今朝法眼已生孙。
渠将大地藏针孔,汝等诸人甚处蹲。
块石浮空将压汝,一毛在火不曾焚。
孤猿叫月千岩晓,知道当时以眼闻。

昨日云门曲调分,今朝法眼已生孙。

渠将大地藏针孔,汝等诸人甚处蹲。

块石浮空将压汝,一毛在火不曾焚。

孤猿叫月千岩晓,知道当时以眼闻。

注释:
昨天的曲调已经分开,今天的法眼已经产生。
他将大地藏起针孔,你等众人在哪里躲藏?
一块石头在空中漂浮着,将要压住你们,一丝毛发在火中也没有被烧毁。
孤独的猿猴叫唤月亮,千岩的早晨,知道当时通过眼睛听到的。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释德洪创作的《十二月二十六日永明禅师生辰三首》中的第三首。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禅意和哲理。首先,“昨日云门曲调分,今朝法眼已生孙。”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禅悟的过程。昨日的曲调已经分开,今天的法眼已经产生,暗示了禅宗中顿悟的观念。其次,“渠将大地藏针孔,汝等诸人甚处蹲。”描绘了一个充满哲理的场景。他将大地藏起针孔,你等众人在哪里躲藏?这里的针孔象征着禅宗中的“无我”观念,而躲藏则表示人们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可能会陷入困境。接着,“块石浮空将压汝,一毛在火不曾焚。”这句话进一步强调了禅宗中的“无我”观念。一块石头在空中漂浮着,将要压住你们,一丝毛发在火中也没有被烧毁。这象征着禅宗中的“无执”观念,即超越物质世界的束缚,达到内心的平静。最后,“孤猿叫月千岩晓,知道当时以眼闻。”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禅宗的理解。孤猿叫唤着月亮,千岩的早晨,知道当时通过眼睛听到的。这里的孤猿象征着禅宗中的“独照”观念,即只有通过自己的内心体验才能真正理解佛性。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时间、空间、无我、无执、独照等禅宗概念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禅宗的深刻理解和感悟。它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禅宗文化的重要窗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