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落思惟离圣凡,令君觌露见云庵。
平生不许当头道,今日重闻称性谈。
老鉴三机酬跛偃,洞山一半肯云岩。
我无奇特报恩德,九死归从瘴海南。

【注释】

云庵:即僧云庵。生辰:生日。十一首:指《云庵生辰十一首》。其六:指这首诗。离圣凡:超脱于圣人和凡人之外。令君:对僧人的敬称。觌(dí)露见云庵:见到云庵,意谓见面。觌:相见。云庵:即僧云庵。平生:一生。不许当头道:不赞成在众人前面讲话。当头道:在众人前面讲。今日重闻:今日又听到。称性谈:符合自己本性的谈话。老鉴三机:指佛家“三昧”中的“定”,心为“明”,身如“慧”。酬跛偃:报答跛子。跛偃,病弱之状。洞山一半肯云岩:指佛家“三昧”中的“观”和“照”。云岩:指佛教禅宗。我无奇特报恩德:我不有什么特殊的本领来报答你对我的恩德。九死:形容死的次数极多。归从:归依、追随。瘴南:南方热带地区,瘴气弥漫,气候恶劣。

【赏析】

此诗是一首祝贺僧人生日的诗。诗人与僧人云庵相熟,曾一起游过庐山东林寺,因此对云庵比较了解。云庵是一位高僧,为人清静淡泊,喜欢谈论佛学道理。此诗是作者在云庵生辰时写的一首诗。全诗以颂扬的语气写对云庵的祝愿,表达了诗人对佛教教义的崇敬以及对云庵的深厚情谊。

首句“不落思惟离圣凡”,意思是说僧人云庵超越了世俗的思考和认识,达到了超凡入圣的境界。这里的“离圣凡”,指的是超脱了圣人和凡人之间的差别。第二句“令君觌露见云庵”,则是赞扬云庵能够坦诚地面对世人,让人们看到他的真实面目。这句诗既表现了云庵的高洁品性,也体现了诗人对云庵的敬佩之情。

第三句“平生不许当头道”,意味着云庵一生都不受世俗观念的影响,不赞成在众人面前讲话。这是对云庵性格特点的进一步描绘,同时也表明了诗人与云庵之间的默契和友谊。第四句“今日重闻称性谈”,则是说今天又听到了符合自己本性的谈话。这句话既是对云庵的赞赏,也是对诗人自己的一种自勉。

最后两句“老鉴三机酬跛偃,洞山一半肯云岩”,则是指佛家“三昧”中的“定”、“明”、“慧”。“老鉴三机”指的是佛家“三昧”中的“定”,“老”在这里代指老人,“老鉴”即指老者,“三机”指三种机缘或境界。“跛偃”指的是病弱之状,这里用来比喻云庵身体不佳的情况。“洞山一半肯云岩”,则是说佛家“三昧”中的“观”和“照”,也就是观察世界和洞察真相的能力。“洞山”指的是禅宗的祖庭之一,而“云岩”则是禅宗的别称,所以这里用“洞山”来代表禅宗。这两句话是对云庵的一种赞美,也是对诗人自己的一种鼓励和鞭策。

整首诗通过对云庵生辰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佛教教义的崇敬、对云庵人格品质的钦佩以及对诗人自己修行的自勉。同时,这也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智慧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