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空无侍者,唯置一匡床。
万事俱衰落,但馀常寂光。
【注释】
1.【匡床】:古时的一种床,形似圆筒。这里指病榻。2.常寂光:佛教用语,梵文意译为“寂静之光照”、“光明之寂静”,意为佛性、真理、法身等。此处指心境的宁静和安详。3.衰落:衰败。4.但馀常寂光:只有常寂光在。5.室空无侍者,唯置一匡床:室内没有服侍的人,只放着一张床。6.惟:只是7.唯:只有8.唯:只有9.室空无侍者,唯置一匡床:室内没有服侍的人,只放着一张床。10.惟:只是11.惟:只有12.室空无侍者,唯置一匡床:室内没有服侍的人,只放着一张床。13.惟:只是
【赏析】
此诗写病中对过去与现实的感慨。开头两句点出“山中故旧”,即作者与山中故旧交往甚深,但“室空无侍者”,只有一床。“唯”字表明,除了一床外,别无可陈设,这暗示了作者的孤寂处境。“室空无侍者,唯置一匡床”二句,以简练的语言,勾画了病中环境的清冷、寂寞,表达了作者内心的苦闷。
中间两句“万事俱衰落,但馀常寂光”,承接前二句而来,既写出了“室空”的具体原因,也写出了诗人面对现实的感受,是全诗的关键。“万事”二字,概括而抽象地总说“室空”的原因;“但馀常寂光”则具体地描绘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但馀常寂光”一句中的“但”字表明了诗人对于现实的感受,他感到一切事物都在衰落,只有常寂光(常寂光是指佛教所说的常住不灭的真如本性,也就是佛性)仍在自己心中存在。这两句诗是全诗的主旨所在,诗人借对“万事”的慨叹,抒发了自己内心的苦闷与彷徨,表现了诗人在逆境中追求光明、坚持信念的高尚情操。
最后两句“室空无侍者,唯置一匡床”与“世事皆寥落,惟有常寂光”前后相照应,构成了完整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