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自在人情外,白业空消𡋯土中。
岁晚一帆江海去,群飞争看刺天鸿。
注释:
- 青山自在人情外,白业空消𡋯土中。
- 青山自在人情外:形容山林之景超然于人世间之外。青山,指山的自然景色。自在,指超然于世俗之外。人情外,意味着超出了世俗的名利、情感和欲望等。
- 白业空消𡋯土中:指放下了名利、财富、地位等世俗之物,如白业般地消除在泥土之中。业,这里指的是人的欲望或所追求的事物。空消,即消除。𡋯土,泛指大地。
- 岁晚一帆江海去,群飞争看刺天鸿。
- 岁晚一帆江海去:意指在年老色衰时,乘着船离开了江海之间。岁晚,指的是年老色衰之时。一帆,表示乘船离去。江海,泛指江河湖海之间的广阔水域。去,离开。
- 群飞争看刺天鸿:形容众多的鸟儿争相观赏飞翔的鸿雁,如同在争夺天空中的一席之地。群飞,指的是众多飞翔的鸟儿。争看刺天鸿,形容这些鸟儿争相飞翔,好像要与天空中的鸿雁相媲美。刺,这里是动词,意思是直冲、冲破。
赏析:
这首诗以山水为背景,描绘了一位禅师在丛林中的三次遇见,表达了诗人对于修行、悟道的深刻理解和体验。
首句“青山自在人情外”,通过描绘山的宁静、超脱,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寓意人生应追求一种淡泊明志、超然物外的心境。这里的“人情外”强调了超越世俗的欲望和纷争,以达到内心的平静与自由。
“白业空消𡋯土中”,进一步阐述了放下世俗之物的重要性。在这里,“白业”指的是人的欲望或所追求的事物,“空消”则表示这些欲望已经消失或被消除。而“𡋯土”象征着大地,代表着物质世界的束缚和限制。因此,这句诗传达了一个深刻的信息:只有真正认识到自己的局限性,放下对物质的追求,才能达到真正的自由和解脱。
第三句“岁晚一帆江海去”,则形象地描绘了人生的旅途。这里的“岁晚”指的是年老色衰之时,而“一帆江海去”则是象征性地表达人生旅程的结束或终结。然而,这并不意味着生命的消逝,而是一种新的开始或转变。诗人通过对这一画面的描绘,暗示了人生的循环与重生,以及对于生命意义的深入思考。
最后一句“群飞争看刺天鸿”,则是对前两句的进一步升华和总结。这里的“群飞争看刺天鸿”形象地描绘了一群鸟类争相观看飞翔的鸿雁,如同在争夺天空中的一席之地。这不仅体现了自然界生物间的竞争与生存斗争,也隐喻了人们内心深处对于成功、荣誉、地位的追求与渴望。通过这一画面的展现,诗人再次强调了放下欲望、追求内心的平和与自由的重要性。
整首诗通过对山水、人物、动物等意象的巧妙运用,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阐述,展现了诗人对于修行、悟道的深刻理解和体验。它鼓励人们在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时,保持一颗清净的心,追求内心的自由与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