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寺后千竿玉,折脚铛中五合陈。
静里笑看垂钓者,夜深方见把针人。

【注释】:

荷塘:指荷塘寺,在今安徽寿县西南。幻住庵:即幻住寺,在今安徽舒城东南,为佛教净土宗祖师慧远所建。千竿玉:形容荷花茎干洁白如玉。五合陈:指五斗米道徒用竹筒装米,形如布袋,故称五斗米。折脚铛:一种用来烹煮食物的器具,有柄无足。把针人:指女尼。

【赏析】:

《雪后寄荷塘幻住庵盲僧四首·其三》是唐代诗人刘长卿的作品。此诗前两联写幻住庵中女僧的生活和劳作,后两联写女僧的生活和劳作。全诗以“静”字领起,以“笑”字收结,结构严谨,意境幽美。

这首诗的前两句“荷塘寺后千竿玉,折脚铛中五斗陈”,写的是幻住庵中的女僧们的生活和劳作。“千竿玉”指的是荷塘寺后的一片荷塘,荷塘上生长着成百上千棵荷花,它们像一根根晶莹剔透的玉石一样矗立在那里。而“折脚铛”则是女尼们用来烹煮食物的一种器具,它有一个没有脚的手柄,可以方便地端持,但因为经常使用,所以它的柄部已经磨损得不成样子了,就像是被折断过一样的。

第三、四句“静里笑看垂钓者,夜深方见把针人”,则是对幻住庵中的女尼们夜晚的劳作情景进行了描绘。“静里”指的是夜晚安静的时候,这个时候女尼们就会坐在蒲团上休息或者打坐。她们会看着湖面上的鱼儿,静静地欣赏着它们的自由自在;而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她们又会拿起针线活来,织布缝衣。这两个画面构成了这首诗的最后两部分内容,展现了幻住庵中女尼们宁静祥和的生活状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