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庵万事不挂眼,孤坐枵然龟六藏。
漆园摸索太饶舌,强为立名为葆光。

【注释】

次韵题葆光庵:这是一首和诗,作者在这首诗中对前作的意境、风格作了进一步的发挥。次韵就是按照原诗的韵脚来写同一首诗;题目“题葆光庵”指的是作者为葆光庵写的一首诗。葆光庵是宋代诗人陆游在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建的一座小楼,因有友人张保光之故而得名。陆游曾于淳熙八年(1179)秋到访此庵。此诗即写于此时。

一庵万事不挂眼,孤坐枵然龟六藏。

孤坐枵然:形容十分清贫,没有东西吃。枵然,空乏的样子。

龟六藏:语出《庄子·让王》:“宋人资章甫而适诸越,越人断发文身,无所用之。”章甫是礼冠,指富贵人家,这里泛指有钱的人。

漆园摸索太饶舌,强为立名为葆光。

漆园:指庄子的《漆园傲吏》。苏轼曾借《漆园傲吏》讽刺那些口才很好却行为不端的人。

强为立名:强行给自己加上一个好名声。

【赏析】

此诗作于公元1179年秋,当时作者正客居山阴,在一次与友人张保光相会时,写了这首和诗。全诗采用拟人手法,把葆光庵比作一位高士,以“事不挂眼”、“孤坐枵然”等句表现他对世事的淡漠,又以“强为立名”等句表明他不甘寂寞,渴望有所作为。

首句点出主题,“一庵”,是葆光庵,也即诗人自己。“万事不挂眼”一句,是说葆光庵的主人对一切事物都不放在心上,这既表明了葆光庵主人的高洁,也表现了诗人自己的志趣。

次句写庵中环境,表达了庵主的清贫生活,但这种清贫并不影响他对世事的淡漠,相反还更加突出了他的超脱。

“孤坐枵然龟六藏”,用“孤坐”来形容他的清苦,用“枵然”来形容他的清贫,用“龟六藏”来形容他的清高,用“无欲”来形容他的心静,用“事不挂眼”来形容他对世事的淡漠。这些词语都从不同角度描绘了葆光庵主人的形象。

第三句“漆园摸索太饶舌”,是说葆光庵主人喜欢谈论哲理,喜欢思考人生。“太饶舌”则表明了他言辞犀利,思想敏捷,善于辩论。这一形象生动地刻画了葆光庵主人的形象。

最后两句“强为立名葆光”,则是对葆光庵主人的评价。在这里,“强为立名”是指他不顾自己的处境,仍然要为自己树立一个好名声。“葆光”则是他给自己取的名字,也是他对自己品质的一种肯定。

整首诗通过对葆光庵主人的描写,表达了诗人自己的情怀,同时也展现了葆光庵主人的独特魅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