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得梅花绿水浔,虽无万壑是山阴。
每闻客到偏多喜,惟恐人知欲更深。
学道渐空荣辱想,作禅先断去来心。
自从庐岳闻钟后,一见桃花悟至今。

注释:

杂感诗和上若韵 其二十七:种得梅花绿水浔,虽无万壑是山阴。每闻客到偏多喜,惟恐人知欲更深。学道渐空荣辱想,作禅先断去来心。自从庐岳闻钟后,一见桃花悟至今。

释义:

种下梅花在绿水中的山涧,虽然周围没有万壑的深山大岭。每当客人到来,心中更加高兴,唯恐他人知道,所以想要更深地隐藏自己的情感。学习道家之术,慢慢地忘记了荣辱之想;修练禅宗,首先断除过去未来之心。自从在庐岳听到钟声之后,见到一片桃花就有所领悟,直至今日。

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诗人对生活、情感以及哲学思考的诗歌。诗人通过描绘梅花的生长环境及其与人的互动关系,表达了他对人生、情感和自我认知的独特见解。

第一句“种得梅花绿水浔,虽无万壑是山阴。”描述了一种独特的自然环境——绿水潺潺、山涧幽深,在这样的环境中种植梅花,尽管周围并无万壑般的深谷,却依然可以生长出美丽的梅花。这反映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独到理解,也体现了他对于生活细节的敏锐观察。

第二句“每闻客到偏多喜,惟恐人知欲更深。”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当客人来访时,诗人总是非常高兴,生怕别人了解自己的真实感受,这种既渴望被人了解又害怕被知晓的矛盾心理,揭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渴望。

第三至第六句则转向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学道渐空荣辱想,作禅先断去来心。”诗人逐渐领悟到了荣辱得失的虚幻性,开始追求心灵的平和与自由。而在修习禅宗时,他更是先斩断了对于过去和未来的执着心念,这种对生死观的思考,使得诗人的心灵得到了净化和升华。

最后一句“自从庐岳闻钟后,一见桃花悟至今。”则是诗人对于人生哲理的深刻领悟。在庐岳听闻钟声之时,他突然领悟到了生命的真谛——即在平凡生活中发现美好,并珍惜当下。而这一领悟,一直延续至今,成为他人生道路上的重要启示。

这首诗不仅描绘了诗人独特的生活环境和内心世界,更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于生命、情感和修行的独特见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