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人修水上,春涨冒陂田。
时时想见之,笑颊微涡旋。
往来柴桑间,妙语生云烟。
庐山自高寒,青碧开晴天。
倚藤望绝顶,风味如斜川。
我思从之游,子亦当勉旃。
诗成聊假寐,归梦历层颠。
【解析】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求学生在理解全诗内容的基础上,结合文本中的关键词句进行分析判断。“幽人修水上,春涨冒陂田”“时时想见之,笑颊微涡旋”一句中,“幽人”“春涨”等词语,表现了作者对隐者的仰慕之情。“时时想见之,笑颊微涡旋”,描写了隐者闲适自在的神态,突出了隐者悠闲的生活,表达了诗人对隐者悠闲生活的向往。“往来柴桑间,妙语生云烟”一句中,“柴桑间”“妙语生云烟”等词语,表现出了诗人对隐者的赞美之情。“庐山自高寒,青碧开晴天”,描写了庐山的景色,表现了作者对自然风光的喜爱。“倚藤望绝顶,风味如斜川”两句中“倚藤”“绝顶”“风味”等词语,写出了游山过程中的情趣与感受,突出了隐者悠闲自在的生活态度。
【答案】
示例:
次韵李商老匡山道中望天池
幽人修水上,春涨冒陂田。
时时想见之,笑颊微涡旋。
往来柴桑间,妙语生云烟。
庐山自高寒,青碧开晴天。
倚藤望绝顶,风味如斜川。
我思从之游,子亦当勉旃。
归梦历层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