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亲出倾盖,气合论夙因。
久已仰高谊,窃伏淮海滨。
夫子真自重,不减南国珍。
笑谈带富贵,翰墨生精神。
譬如千江月,处处能分身。
而予续高韵,坐客讥效颦。
安知磁石针,妙处无陈新。
思君欲夜话,痛嗟隔城闉。
熟读寄来诗,秀色摩清春。
便觉海棠雨,圆吭争滑唇。
游丝登百尺,飞絮沾泥尘。
要当为设榻,敷以白氎巾。
看君把麈尾,抑气思旧申。
凉肝藉苦语,激烈敢不遵。

心亲出倾盖,气合论夙因。

次韵见寄二首

【注释】:

“心亲”:指友情深厚。

“出倾盖”:《庄子·外物》:“夫子出于庙,回有见于母之尸。三年之后,未尝见。”《列子·仲尼》:“子路望见,回曰:‘自吾有返也,于今五载矣。尝从夫子游也,未尝言不用也。’”倾盖:古时车盖为圆形,所以用“倾盖”代称朋友相见。《汉书·扬雄传上》:“于是乃相与为倾盖之欢。”颜师古注引应劭曰:“谓相与倾尊覆盖而语也。”

“气合”:指彼此志趣相同。

“论夙因”:指谈论往事。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友人来信的酬和之作,诗人在诗中表达了自己对朋友深厚的友情。

首联:“心亲出倾盖,气合论夙因。”

【注释】:

“出倾盖”:出自古代典籍《庄子·外物》:“夫子出于庙,回有见于母之尸。三年之后,未尝见。”《列子·仲尼》:“子路望见,回曰:‘自吾有返也,于今五载矣。尝从夫子游也,未尝言不用也。’”倾盖:指倾盖而谈,亦作倾盖而语、倾盖而语,指车盖相倾而语,比喻朋友之间亲密无间地交谈。

“气合论夙因”:意指两人心意相通,志趣相投。

【赏析】:

诗人以“心亲出倾盖,气合论夙因”起兴,表达自己对友人们的深厚情谊。他们之间有着共同的志向和兴趣,因此能够相互理解、相互支持。

颔联:“久已仰高谊,窃伏淮海滨。”

【注释】:

“高谊”:高尚的品德和情谊。

“淮海”:《史记·高祖本纪》:“沛公至霸上……项羽至鸿门……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雨,雨甚,士卒多枕藉;相与视其上座者,皆相与泣,因为歌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史记·张耳陈涉列传》载:韩信曾说“我善养虎,顾视众材知能而用之”,项羽则说“吾闻汉购我头千金”。

“窃伏”:谦词,表示恭敬地站立着。

“淮海滨”:指淮水之滨。

【赏析】:

诗人回忆起过去在战场上的经历,感叹岁月流逝和世事变迁。他曾经与朋友一起并肩作战,共同面对敌人。然而时光荏苒,如今只能在淮水之滨默默地等待。

颈联:“夫子真自重,不减南国珍。”

【注释】:

“夫子”:这里指诗人的朋友。

“南国”:南方的国家。

“珍”:珍贵之物。

【赏析】:

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重视和尊敬之情。他认为朋友就像珍贵的宝物一样,值得自己珍视和保护。

尾联:“笑谈带富贵,翰墨生精神。”

【注释】:

“翰墨”:指书法和文学。

“精神”:比喻才华横溢。

【赏析】:

诗人以赞美的语气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敬爱之情。他认为朋友的言行举止都充满了魅力,而且他们的文学才华也非常出众。这种才华使得他们更加受人尊重和欣赏。

颔联:“譬如千江月,处处能分身。”

【注释】:

“千江月”:比喻众多的美好事物或景象。在这里,诗人将月亮比作千条江河上的月光,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月亮的美丽景象。

“分身”:指各自拥有一个身体。

【赏析】:

诗人以月亮为比喻,表达了自己对朋友的思念之情。他认为朋友就像千河之月一样美丽动人,而他只能独自思念他们。

颈联:“而予续高韵,坐客讥效颦。”

【注释】:

“坐客”:在座的宾客们。

“效颦”:模仿别人的样子。

【赏析】:

诗人以自己的行为来回应朋友的邀请,希望能够和他们一起度过愉快的时光。然而他的朋友们却嘲笑他的模仿行为,这让诗人感到有些尴尬和无奈。

尾联:“安知磁石针,妙处无陈新。”

【注释】:

“磁石针”比喻朋友之间的友谊如同磁石吸引铁屑一样牢固可靠。

“陈新”:《论语·里仁》:“子曰:‘由也!女(汝)奚患于斯乎?”曰:“斯何足患?亦有斯而已矣!”曰:“斯亦不足畏也已矣!”曰:“大哉尧之为君!惟天为大,惟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君于舜也,亦允执其中,至于四海皆春,惟文王止和顺,满招损,谦受益,宁武伯邦器,方行天下,赐尔一柄,居则曰:‘不仁哉!’处则曰:‘不仁哉!’在邦必闻,在家必闻。君子尚好德,小人尚好利。”

【赏析】:

诗人以自己的行动来表达对朋友的感激之情。他认为朋友就像磁铁一样能够吸引自己,并且始终保持新鲜的状态。他希望能够继续与朋友们保持密切的联系,共同度过更多的美好时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