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川富山水,井山最深幽。
愧我今日来,自非清散游。
试问井中龙,吾行汝知不。
高秋嗜酣卧,此计非良谋。
晚稻已及穗,一雨足可收。
曷不跃而起,霈然泻南州。
要看贤使君,放衙拥黄紬。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及手法的综合鉴赏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句意思和相关诗句进行概括总结分析,然后按要求作答。
【答案】
译文:临川有富饶美丽的山水,井山最为幽深。今日我来,愧非游赏清逸之士。试问井中龙,我的行止你可否知道?高秋嗜睡,此计非良谋。晚稻已到穗期,一雨足可收。何不跃而起,霈然泻南州。要看贤使君,放衙拥黄紬。
赏析:
“临川富山水,井山最深幽。愧我今日来,自非清散游。”首联写诗人来到临川后,发现这里山明水秀,景色优美。但自己并非那种清高脱俗的游人。
颔联“试问井中龙,吾行汝知不”两句是说,今天来临川是为了祈求上天降雨,而井龙是否知晓,它是否愿意为百姓服务,诗人没有直接说明,而是借井龙之口表达出来。诗人巧妙地运用了设问的方式,将祈雨之意委婉地表达了出来,也表明了诗人的虔诚与求雨心切之情。
颈联“高秋嗜酣卧,此计非良谋”两句,诗人以高秋嗜睡、此计非良谋的反语形式来讽刺那些只知享乐,不顾民众死活的官吏。
尾联“晚稻已及穗,一雨足可收。曷不跃而起,霈然泻南州”两句,诗人认为,既然现在正是晚稻成熟的时候,如果再不及时下雨的话,那么这些粮食就要被晒干了。于是作者发出了一个大胆而又充满希望的疑问:为什么不赶快跳起来,让大雨倾泻下来呢?
尾联“要看贤使君,放衙拥黄紬”两句,诗人在最后向使君发出邀请:您看我们贤明的太守来了,请您放衙时带着黄绸布衣前来迎接我们吧!
全诗构思巧妙,语言简练,富有真情实感,既写出了自己的求雨之迫切,也揭露了那些只顾享乐、不顾民生的官僚们的自私狭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