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岸暮山秋翠重,少焉月作冰轮涌。
闲披白帢登此堂,绛阙神清气深稳。
齿应衔环舌卷桂,两鬓西风心一寸。
此中不著丝竹耳,但觉清圆林叶动。
馀韵夫须百里闻,风露清冥人跨凤。
恐君夜残亦仙去,弃米叫云空目送。
【注释】
王仲诚:唐代诗人,字仲诚。舒啸堂:作者居所。
少焉:一会儿。冰轮:月亮的别称。绛阙:红色的宫门,这里指皇帝的宫殿。
齿应衔环:牙齿像衔着环那样整齐。卷桂:桂花飘落的样子。
两鬓西风:指白发已生。心一寸:形容心情十分激动。
不著丝竹:不奏乐。但觉清圆:只觉得声音圆润。林叶动:树影摇曳。
馀韵:余音。夫须百里闻:远处也能听到。
风露清冥:风露清凉,天色昏暗。人跨凤:人骑着凤凰,指神仙。
恐君夜残亦仙去:恐怕你到天明也变成仙人了。弃米叫云空:抛洒米粒,呼唤白云,使云散开。
【赏析】
这是一首五律诗,是一首咏物诗。诗人借写月色之美,表达对友人王仲诚的思念之情。
前八句描写了一幅美丽的夜景图:夕阳西下,暮山重重,秋翠欲滴,一轮明月升起,把光辉洒遍大地。诗人在舒啸堂闲披白帢,登高望远,观赏着这如画美景。此时,他想到自己年老有齿,白发苍苍,不禁感慨万千,于是发出了”此中不著丝竹耳”(这里没有奏乐)的感叹。而在这静谧的环境里,只有清风明月陪伴着他,使他心旷神怡,仿佛身在仙境,因此又发出”但觉清圆林叶动”的赞叹。
后四句写到了诗人的惜别之情。他在想象中与朋友分别后,仍然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遥望着朋友远去的背影,直至最后化为一缕轻烟,消失在天地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