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昔送我日,出岫云无心。
今我舍子行,穷猿瞑投林。
勿歌行路难,勿效儿女泣。
处处得逢渠,千江共一月。
【解析】
这是一首五言古诗,全诗八句。第一二句是说:当年老师送我离开家乡,就像出岫的白云无心;如今我离家去远行,像穷困的猿猴投林一样。第三四句是说:不要学行路之人唱起《行路难》来,也不要学儿女们哭泣;到处都能遇到他,千条江水共汇于一月之流。
注释:子:指老师;昔:以前;岫:山穴;无心:无目的地飘荡;舍:离开;瞑:同“眠”,休息。译文:当年老师送我离开家乡,就像出岫的云无心;如今我离家去远行,像穷困的猿猴投林一样。不要学行路之人唱起《行路难》来,也不要学儿女们哭泣;到处都能遇到他,千条江水共汇于一月之流。
赏析:
诗人在离别时写了两幅画,一为“出岫云无心”,一为“穷猿瞑投林”。“出岫云无心”描绘了一个情景:春天的早晨,阳光洒满大地,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但那出山的白云却无目的地飘荡着,仿佛在寻找它的归宿。而诗人自己,也如那出岫的白云,离开了老师,不知所向何方。“穷猿瞑投林”则是一幅更为悲凉的画面:一只猿猴,在森林中失去了出路,只好投宿在树林之中。这两句诗,既形象地表达了诗人与师友分别时的无奈和惆怅之情,又巧妙地运用了比喻、象征等艺术手法,使得整首诗歌意境深远,耐人寻味。
诗人笔锋一转,从对老师的思念过渡到了对行路者的劝慰上:“莫歌行路难。”这里所说的“莫歌”,即“莫唱歌”,意思是要人们不要再唱起《行路难》这样的歌曲来,因为这样会加重旅途的辛劳和苦痛。而“莫效儿女泣”,则是告诫那些在外求学或谋职的人们,不要学那些因父母去世而悲伤哭泣的人一样。最后两句诗是全诗的核心部分:“处处得逢渠,千江共一月。”意思是说:无论到哪里,只要能找到你,就能使你感到欣慰;无论你走到哪里,都能与你共享快乐。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深切的期望和祝福,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自己未来的美好憧憬。总之,这首诗在表达情感的同时,还巧妙地运用了比喻、象征等艺术手法,使得整首诗歌意境深远,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