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陵将军万人敌,射虎饮羽马躄易。
下马视之辄一笑,宁知虎为草中石。
控弦复射又中的,砉然有声箭不入。
将军但知为石耳,坐令疑虎心相失。
诸方今谁达此机,蒋山老勤默而识。
变公心挂蒋山云,浩然欲归约不得。
洞庭青草水粘天,高帆摩空一千尺。
仰看浪摧碧玉山,此时法界毛端集。
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诗人苏轼。这首诗描述了霸陵将军在射虎时,因为被箭射中后,又再次中箭,而感到惊讶和困惑。
第一句“霸陵将军万人敌,射虎饮羽马躄易。” 描述了霸陵将军在射杀老虎时,由于箭矢穿过老虎的心脏,导致老虎死亡。这显示了将军的勇敢和力量。
第二句:“下马视之辄一笑,宁知虎为草中石。” 描述了将军在看到被箭穿心的老虎后,并没有感到恐惧或惊慌,反而笑了起来。这是因为他意识到,这只老虎只是一只草中的石头,而非真正的猛兽。
第三句:“控弦复射又中的,砉然有声箭不入。” 描述了将军再次拉弓射击时,箭矢再次穿透了老虎的心脏,但是却没有造成伤害。这说明箭矢的力量强大无比。
最后一句:“将军但知为石耳,坐令疑虎心相失。” 描述了将军误以为这只老虎是一块石头,从而产生了误解。这反映了将军的自信和骄傲。
整首诗描绘了一个霸陵将军射杀老虎的场景,通过对将军的动作、表情、心理状态的描绘,展示了他的英勇、自信和骄傲。同时,也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