须眉如画颀而美,风神如秋气奇伟。
平生归宿东北方,长劳动中寂而止。
翛然跣足散衣行,智智用中不乖体。
帝王家生得自在,寿量不书绝终始。
虎受使令心境空,女为伴助憎爱弃。
冠巾传心即俗真,方隅示法即事理。
只将枣柏荐斋钵,我来阎浮非著味。
自然光明生齿牙,我谈辞章皆实义。
佛子授汝以显诀,一言便足超十地。
随顺无明起诸有,若不随顺有离异。
圣贤酪生凡乳中,只由观照戒定慧。
是谓大士同体悲,令我顿入一切智。
作大佛事遍尘刹,华藏界中容顿辔。
以空为坐礼十身,以愿为舌说千偈。
如以花说无边春,如以滴说大海味。
稽首世间妙莲华,愿常清净出泥滓。

诗句与译文对照:

  1. 须眉如画颀而美,风神如秋气奇伟。
  • 诗句解读:
  • “须眉”通常指人的面部特征,这里可能指代某位高僧或菩萨的形象。
  • “画”可能指的是绘画,但在这里更有可能是指的雕塑,因为“须眉”在这里被赋予了艺术化的形态。
  • “颀而美”描绘了这位高僧或菩萨的身材修长,且外貌俊美。
  • “风神”则形容其气质非凡,如同秋天的气象般清新、高远。
  1. 平生归宿东北方,长劳动中寂而止。
  • 诗句解读:
  • “生平归宿”表明此人的一生或修行的最终目标在东北方向。
  • “长劳动中寂而止”暗示在其漫长的修行过程中,他保持了一种宁静的状态,不为外界纷扰所动。
  1. 翛然跣足散衣行,智智用中不乖体。
  • 诗句解读:
  • “翛然”意为超脱,自在。
  • “跣足散衣”形容其穿着简朴,甚至赤脚而行。
  • “智智用中不乖体”说明他在使用智慧时,能够恰到好处,不偏离内心的本意或本性。
  1. 帝王家生得自在,寿量不书绝终始。
  • 诗句解读:
  • “帝王家生”可能意味着他是皇家的后裔或受到皇家的庇护。
  • “得自在”表明他在皇家的保护下能够自由地生活和发展。
  • “寿量不书绝终始”意味着他的生命长度不受书写的限制,即不会因文字描述而显得短暂或终结。
  1. 虎受使令心境空,女为伴助憎爱弃。
  • 诗句解读:
  • “虎受使令”可能意味着他受到某种权威或命令的驱使。
  • “心境空”表明他的内心没有执着和欲望。
  • “女为伴助憎爱弃”可能是指有一位女性作为伴侣,帮助他克服对爱情的执着和对憎恶的恐惧。
  1. 冠巾传心即俗真,方隅示法即事理。
  • 诗句解读:
  • “冠巾传心”可能意味着通过戴冠和扎头巾来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
  • “即俗真”表明这种方式虽然看似平凡,但却能够达到真实的效果。
  • “方隅示法”可能是指通过某个特定的地方或方式来展示佛法的道理。
  1. 只将枣柏荐斋钵,我来阎浮非著味。
  • 诗句解读:
  • “荐斋钵”可能是指用于供佛、祭祖或其他宗教仪式的物品。
  • “阎浮”可能是指佛教所说的四大洲之一,即东方的大海或印度。
  • “非著味”表明这些物品不是为了追求物质上的享受而存在的。
  1. 自然光明生齿牙,我谈辞章皆实义。
  • 诗句解读:
  • “自然光明”可能是指自然界的光明和纯净。
  • “生齿牙”可能是指这些光明能够滋养人的牙齿和牙龈。
  • “我谈辞章皆实义”表明说话和写作都是为了传达真实和有益的信息。
  1. 佛子授汝以显诀,一言便足超十地。
  • 诗句解读:
  • “佛子”可能是指一位修行者或者是佛教徒。
  • “授汝以显诀”表明有人(可能是导师或老师)将他们传授给你显密教法的精髓。
  • “一言便足”表示一句话就能解决许多问题或达到很高的境界。
  1. 随顺无明起诸有,若不随顺有离异。
  • 诗句解读:
  • “随顺无明”可能是指顺应无明(无知)的状态。
  • “而起诸有”表明这样做会导致产生各种现象或结果。
  • “若不随顺有离异”强调了如果不遵循这种无明状态,就会避免出现分离或分裂的情况。
  1. 圣贤酪生凡乳中,只由观照戒定慧。
  • 诗句解读:
  • “圣贤酪生凡乳中”可能是指圣贤的品质如同奶酪一样,被放在普通牛奶中。
  • “只由观照戒定慧”表明这一切都是通过观察、冥想和修炼戒律、定力及智慧得到的。
  1. 是谓大士同体悲,令我顿入一切智。
  • 诗句解读:
  • “大士同体悲”可能是指这位大士具有普遍的同情心和悲悯之心。
  • “令我顿入一切智”表明通过与他的交流,我能突然领悟到所有智慧和真理。
  1. 作大佛事遍尘刹,华藏界中容顿辔。
  • 诗句解读:
  • “作大佛事”可能是指进行大型的佛像制作或佛事活动。
  • “遍尘刹”可能是指这种活动覆盖了整个世间或佛教界。
  • “华藏界中容顿辔”表明在佛教的华藏世界中,可以容纳这样的活动并允许人们停下脚步进行思考和反思。
  1. 以空为坐礼十身,以愿为舌说千偈。
  • 诗句解读:
  • “以空为坐礼”可能是指在佛教中以虚空作为修行的基础或座标。
  • “十身”可能是指佛教中的十种身体(即眼耳鼻舌身意),或者是指十种不同的修行方法。
  • “以愿为舌说千偈”表明通过愿望作为语言的媒介,可以传达无数的经文和教诲。
  1. 如以花说无边春,如以滴说大海味。
  • 诗句解读:
  • “如以花说无边春”比喻将春天的美好和生机比作花的美丽和多样性。
  • “如以滴说大海味”比喻将大海的味道比作水滴带来的细微差别和丰富性。
  1. 稽首世间妙莲华,愿常清净出泥滓。
  • 诗句解读:
  • “稽首世间”表示向世人致敬或感谢。
  • “妙莲华”可能是指莲花的美或纯洁,也可以用来比喻佛法的智慧和美德。
  • “愿常清净出泥滓”表达了一种愿力,希望永远保持清净无暇,脱离世俗的困扰和污染。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