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根无功,意识无作。
现量圆成,见闻知觉。
如镜受灯,光无坏杂。
烈火焚烧,河流湍逝。
谷风怒号,大地依止。
俱无知思,亦复如是。
此涅槃门,如鼓涂毒。
曹溪挝之,闻者僵仆。
以椎授公,万像惊缩。
光明之语,粲如日星。
精严之行,清如玉冰。
惟不传者,与空相应。
我初学道,如握与拳。
晚乃觉之,如手安然。
有时而用,搏取大千。

永嘉真觉大师真赞

情根无功,意识无作。

现量圆成,见闻知觉。

如镜受灯,光无坏杂。

烈火焚烧,河流湍逝。

谷风怒号,大地依止。

俱无知思,亦复如是。

此涅槃门,如鼓涂毒。

曹溪挝之,闻者僵仆。

以椎授公,万像惊缩。

光明之语,粲如日星。

精严之行,清如玉冰。

惟不传者,与空相应。

我初学道,如握与拳。

晚乃觉之,如手安然。

有时而用,搏取大千。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的五言古诗《永嘉真觉大师真赞》。全诗共有八句,每句都富有哲理和深刻的内涵。下面逐句进行解释:

  1. 情根无功,意识无作。
  • 这句话表达了佛教中“性空无我”的思想,指出一切情感和意识都是没有实质、没有作用的。
  1. 现量圆成,见闻知觉。
  • 现量是指对事物直接的、清晰的认识,这里强调了通过现量可以清晰地认识到事物的本质和真相。
  1. 如镜受灯,光无坏杂。
  • 镜子接收到灯光后,光线不会破坏或掺杂其他颜色,这里比喻佛法如同明净的镜子,能真实地反映事物的本质。
  1. 烈火焚烧,河流湍逝。
  • 烈火焚烧象征着痛苦和毁灭,而河流湍逝则表示一切都会消逝,强调无常和变化。
  1. 谷风怒号,大地依止。
  • 狂风怒吼着吹过山谷,但大地依然稳如泰山。这里表达的是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化,内心应该保持平静和坚定。
  1. 俱无知思,亦复如是。
  • 无论是人还是物,都没有自我意识和思考能力,这也是一种普遍的真理。
  1. 此涅槃门,如鼓涂毒。
  • “涅槃门”指的是佛教中的解脱之道,这里的比喻是说只有真正了解并实践涅槃之道的人才能从中获益。
  1. 曹溪挝之,闻者僵仆。
  • 曹溪指的是禅宗的祖庭曹溪,这里用“挝”字表示敲打或击打的意思。听到这样的教诲,人们会感到震惊并停止思考或争论。
  1. 以椎授公,万像惊缩。
  • 将椎子递给某人表示传授知识或智慧。这里用“惊缩”形容人们听到这些教诲后的反应,他们感到震惊并开始退缩。
  1. 光明之语,粲如日星。
  • 明亮的言辞就像太阳和星星一样璀璨夺目。这里强调了佛教教义的清晰和明亮。
  1. 精严之行,清如玉冰。
  • 精严的行为像玉石一样纯洁无暇。这里赞美了修行者行为的纯洁性和严谨性。
  1. 惟不传者,与空相应。
  • 唯一需要传承的是对空性的理解和体验。这里强调了理解空性的重要性。
  1. 我初学道,如握与拳。
  • 我最初学习佛法时,就像握着拳头一样充满力量和决心。这里表达了学习佛法时的初心和决心。
  1. 晚乃觉之,如手安然。
  • 经过长时间的修行和体验,我才真正明白了佛法的意义。这里的觉悟就像是拥有了一个稳定可靠的双手来支撑和保护自己。
  1. 有时而用,搏取大千。
  • 有时候我们需要运用佛法的智慧去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和困难。这里的“搏取大千”意味着在面对生活中的种种问题时要有勇气和智慧去面对和克服它们。
    这首诗通过对佛教教义的阐述和对修行过程的描绘,展现了佛教的智慧和修行者的内心世界。同时,它也表达了一种对无常和变化的深刻理解和对内心平静的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