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思何处不神伤,怕听南来雁几行。
一万里余书断绝,十三年事各悲凉。
欣传谏草销兵革,独怪羁人阻瘴乡。
何日先归松菊下,看君早晚致虞唐。
【译文】
相思之情无处不在,无时不使人神伤。怕听南来的大雁几行。
一万里书信断绝,十三年的往事各自悲凉。
欣传谏草销兵革,独怪羁人阻瘴乡。
何时先归松菊下,看君早晚致虞唐。
【赏析】
《答成杏怀给谏》:此诗作于诗人被贬谪到永州的途中,是作者对友人的劝慰与勉励。全诗语言质朴,风格沉郁。
首联“相思何处不神伤?怕听南来雁几行”,写自己思念朋友的心情。“神伤”即伤心,表达了诗人内心极度的痛苦和忧伤。“怕听南来雁几行”,诗人担心听到南来的大雁,因为大雁是传递书信的使者。这里的“南来雁”代指自己的妻子和孩子,诗人担心他们是否安好。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妻子和孩子深深的思念和担忧。
颔联“一万里余书断绝,十三年事各悲凉”,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心和忧虑。这里的“一万里余书断绝”指的是诗人与友人之间通信中断,无法及时了解彼此的消息;而“十三年事各悲凉”则表达了诗人和友人分别后,各自经历了一段悲伤的岁月。这两句反映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切之情,也表现了两人之间的深厚友情。
颈联“欣传谏草销兵革,独怪羁人阻瘴乡”,继续表达诗人的情感。这里的“欣传谏草销兵革”意味着诗人在收到友人的书信后,深感欣慰,因为友人通过写信传递了自己对国家和人民的贡献;而“独怪羁人阻瘴乡”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友人的处境感到惋惜,因为他被迫滞留在瘴疠之地,无法自由地回到故乡。这两句反映了诗人对友人命运的同情和关心。
尾联“何日先归松菊下,看君早晚致虞唐”,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未来的祝愿和期待。这里的“松菊下”指的是诗人自己的住所,他希望有一天能够邀请友人来到自己的家中,共同欣赏美丽的景色;而“虞唐”则是诗人对友人的期望,希望他能够早日实现自己的理想,恢复国家和人民的幸福生活。这两句反映了诗人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
整首诗语言质朴,风格沉郁,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思念和关心之情。同时,通过对朋友困境的关注,也体现了二人之间深厚的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