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花虽灼灼,惟静乃吾庐。
何因致凝静,赖此万卷书。
慕昔宋刘氏,累代守经畬。
报国敦孝悌,兄弟怡怡如。
浮华吾所恶,勤俭保令誉。
勉哉尔母子,勿负君子居。
【注释】:
静春居 :作者的住所。
其三:是第三首诗的标题。
辛未:宋高宗绍兴二十五年,公元1156年。
灼灼:形容花的光彩鲜艳夺目。
惟:只、只有。
何因:为何,原因何在。
凝静:安静。
赖此:依靠这些。
慕昔:怀念过去。
宋刘氏:指宋代的刘恕,字道原,北宋时为国子博士,以经学知名。
累代:几代人。
守经畬(shēn):坚守儒家经典的教化。畬,同“训”。
报国敦孝悌:报答国家的恩德,敦厚地孝敬父母和兄弟。
兄弟怡怡如:兄弟姐妹和睦相亲如同手足。
浮华:虚浮不实。
吾所恶:我厌恶它。
勤俭保令誉(rù):勤劳节俭可以保持美好的名誉。
勉:勉励。
尔母子:你们的母子俩。
勿负君子居:不要辜负君子居住的地方。
赏析:
《题书之静春居图卷子》是一首五言律诗,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于勤勉节约的崇尚。以下是逐句的解释和赏析:
注释与译文:
- 诗句释义与译文:
- 春花虽灼灼,惟静乃吾庐。(春花虽然鲜艳,但只有宁静才是我的住宅。)
- 解释:春天的花朵虽然颜色鲜艳,但如果只有宁静才能成为我的住所。
- 译文:尽管春天的花朵色彩艳丽,但只有内心的宁静才是真正的家。
- 何因致凝静,赖此万卷书。(什么原因能让人达到内心的宁静?就是靠这些万卷书。)
- 解释:是什么原因使人能够达到内心的宁静呢?正是通过阅读这些万卷书籍。
- 译文:是什么导致了内心的宁静呢?答案就是通过阅读这些万卷书。
- 慕昔宋刘氏,累代守经畬。(怀念过去的宋刘氏家族,几代人都致力于儒家经典的教育。)
- 解释:怀念古代的宋刘氏家族,几代人都专注于儒家经典的教育和传播。
- 译文:回忆起历史上的宋刘氏家族,他们几代人都致力于传播儒家经典。
- 报国敦孝悌,兄弟怡怡如。(报答国家的恩德,兄弟之间相亲相爱。)
- 解释:为了报答国家的恩德,兄弟之间应该相互关爱,和谐相处。
- 译文:为了报答国家的大恩,兄弟们应该和睦相处,相亲相爱。
- 浮华吾所恶,勤俭保令誉(rù)(勤奋节俭可以保持美好的名誉。)
- 解释:我不喜欢浮华,而喜欢勤劳节俭,这样可以保持好的声誉。
- 译文:我不喜欢那些虚浮不实的东西,而是更喜欢勤奋节俭,这样可以保持好的声誉。
- 勉哉尔母子,勿负君子居。(你们母子俩要努力,不要辜负君子居住的地方。)
- 解释:你们母子俩应该努力上进,不要辜负君子居住的地方。
- 译文:你们母子俩要努力奋斗,不要辜负君子居住的地方。
-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于勤劳节俭的崇尚。诗人通过回忆宋刘氏家族的故事,强调了儒家经典教育的重要性,并通过对比浮华和勤俭两种生活态度,表达了自己对于前者的厌恶和对于后者的支持。同时,诗人也鼓励人们珍惜君子居住的地方,珍惜君子居住的地方,意味着要珍惜君子的品质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