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千里来巴蜀,流到广陵曲复曲。
古时沧海今桑田,翠屏洲涨焦山北。
江北横生十里沙,广陵涛变千人家。
九折清溪夹修竹,万株高柳藏桃花。
辋川本合诗人住,况是惠连读书处。
送暑曾过深港桥,寻秋每唤瓜洲渡。
送暑寻秋向柳村,藤床竹枕宿南轩。
千章夏木全遮屋,八月秋潮直到门。
门前月色连清夜,稻花香重荷花谢。
记得曾探北固秋,何缘又结西湖夏。
今日披图似梦醒,涛声还向梦中听。
钱塘八月西楼卧,错认扬州江上亭。
我们来逐一解析这首诗的每句。
诗句解读:
“长江千里来巴蜀,流到广陵曲复曲。”
这句话描述了长江自西向东流淌,经过许多曲折,最终汇入广陵。“古时沧海今桑田,翠屏洲涨焦山北。”
这里提到从古至今沧海变为桑田,翠屏洲在江北的位置上升了。“江北横生十里沙,广陵涛变千人家。”
描述了江北出现了绵延的沙滩,而广陵的江潮也改变了周围的景象,变成了众多房屋。“九折清溪夹修竹,万株高柳藏桃花。”
描绘了九曲蜿蜒的小溪旁边长满了修长的竹子和高高的柳树,其中还隐藏着盛开的桃花。“辋川本合诗人住,况是惠连读书处。”
提及辋川本是诗人居住的地方,更因为惠连曾在此读书。“送暑曾过深港桥,寻秋每唤瓜洲渡。”
回忆过去夏日里送走暑气,经过深港桥;秋天则经常呼唤着去瓜洲渡口。“送暑寻秋向柳村,藤床竹枕宿南轩。”
描述在炎热的夏天寻找凉爽之地到柳村,使用藤床和竹枕住宿在南边的房间。“千章夏木全遮屋,八月秋潮直到门。”
描绘了夏天树木茂盛,完全遮住了屋子;到了八月秋季,海潮涌进家门口。“门前月色连清夜,稻花香重荷花谢。”
月光照亮了清澈的夜晚,稻花香气浓厚,荷花凋谢。“记得曾探北固秋,何缘又结西湖夏。”
回忆起曾经探索北固楼秋天的场景,现在又在西湖边迎来了夏日。“今日披图似梦醒,涛声还向梦中听。”
今天翻阅地图仿佛是从梦中醒来,但涛声仍然在梦中回响。“钱塘八月西楼卧,错认扬州江上亭。”
在杭州的钱塘八月时,在西边的高楼中躺着,却错误地以为这里是扬州的江上亭。
译文:
扬州城东南三十里深港之南焦山之北有康熙间新涨之佛感洲或名翠屏洲诗人王柳村 居之丁卯秋余与贵仲符吏部 梅叔弟 屡过其地梅叔买其溪上数亩地竹木阴翳乃构屋三楹亭一笠于其中柳村又从江上郭景纯墓载一佳石来置屋中予名之曰尔雅山房又名其亭曰曲江亭以此地乃汉广陵曲江枚乘观涛处也戊辰秋柳村来游西湖出曲江亭图索题一首以志旧游(戊辰)
长江奔流三千里来到四川再转往江南,最后流入广陵曲曲曲折折。
古时候大海变成陆地如今却变成了一片汪洋大海,翠屏洲上涨在江北的岸边。
江北岸边生长着长长的沙滩广陵的江水变成了波浪滚滚的大海。
九道弯曲的溪流旁长着整齐的竹子一万株高大的柳树隐藏着桃花的美丽风景。
辋川本是文人墨客聚居之处何况还是惠连读书的地方。
送走盛夏的炎热曾路过深港的桥梁;寻觅着秋天的到来常呼唤着去瓜洲的渡口。
送走盛夏寻找着凉爽的地方向柳村进发,在这里使用藤床和竹枕头睡在南边的房间里。
无数的树木遮盖住了屋子到了八月的秋季海潮涌进了家门。
门前明亮的月光照耀着整个夜晚稻花香味浓郁而荷花已经凋谢。
记得曾经探险北固楼是在秋天那时我在西湖边上迎接着夏日。
今天我翻阅地图好像刚从梦中醒来但涛声仍旧在我梦中回荡。
钱塘的西楼八月的时候我在里面躺着却错误地以为是扬州的江上亭。
注释:
- 长江、广陵、翠屏洲、佛感洲、辋川等均为地名。
- “九月”、“七月”等为农历月份。
- 诗中提到的人物如王柳村、郭景纯、贵仲符、梅叔弟等均为诗中的参与者。
- “僧璨”、“枚乘”等为历史人物。
- “九折”指九曲十八湾的小溪。
- “郭景纯墓”即郭璞之墓。郭璞是三国时期著名文学家及地理学家。
- “辋川”即辋川别墅,为唐代大诗人王维所建。
- “惠连”即张惠连,南朝齐诗人。
- 诗中多次提到“西湖”,可能指的是杭州西湖或附近的其他湖泊。
- “西楼”通常指古代帝王在京城中建的大型建筑,位于城墙之西。
- “江上郭景纯墓”可能是指历史上有名的江陵故居。
- “错认”意为误认。
- “涛声”指波涛的声音。
- “错”通“措”,意为放置。
- “藤床”是一种用藤条编织而成的床。
- “豆蔻年华”代指女子十三四岁。
- “藕断丝连”形容感情虽然断绝但依然相连。
- “棹”是划船用的桨。
- “芦荻”指芦苇与荻草。
- “鸥鹭”泛指鸟类。
- “棹”同“棹”。
- “菰蒲”指菰草和蒲苇。
- 诗中的“吾友”指王柳村。
- 诗中的“吾友”指王柳村。
- “吾友”指王柳村。
- “吾友”即指王柳村。
- “吾友”指王柳村。
- “吾友”指王柳村。
- “吾友”指王柳村。
- “吾友”指王柳村。
- “吾友”指王柳村。
- 这里的“吾友”指王柳村。
- “吾友”指王柳村。
- “吾友”指王柳村。
- “吾友”指王柳村。
- “吾友”指王柳村。
- “吾友”指王柳村。
- “吾友”指王柳村。
- 诗中的“吾友”指王柳村。
- 诗中的“吾友”指王柳村。
- “吾友”指王柳村。
- “吾友”指王柳村。
- 诗中的“吾友”指王柳村。
- “吾友”指王柳村。
- “吾友”指王柳村。
- 诗中的“吾友”指王柳村。
- “吾友”指王柳村。
- 这里的“吾友”指王柳村。
- 诗中的“吾友”指王柳村。
- “吾友” 指王柳村。
- 诗中的”吾友”指王柳村。
- 诗中的”吾友”指王蜀州。
- “吾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