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台终日见昆华,恰好楼台住一家。
玉岭西横皆是翠,彩云南现半成霞。
千村绿稻真秋色,十里清滇是海涯。
更比乐天州宅壮,惜无元九寄诗夸。
以藜为拄杖,养得青藜出短墙,削成拄杖等身长。
扶人石径去行药,拦鹤松亭来啄粮。
早岁校书曾秘阁,老年饮酒未家乡。
篱边更待葫芦落,挂向枝头学道装。
【诗句释义】:
登西台(丁亥):登上西山之台。丁亥,古代纪年方法之一,以地支配以干支,丁亥即指农历十二月。这里借指农历十二月。
登台终日见昆华:登高远望,看见华山的全貌。昆华,山名,在今陕西省西安市南。
恰好楼台住一家:恰好有一座楼台,就象家一样安顿下来,指隐居生活。
玉岭西横皆是翠,彩云南现半成霞:玉岭西边,郁郁葱葱,一片翠绿;彩云之上,半边已经变成了红色。
千村绿稻真秋色,十里清滇是海涯:千里乡村的稻谷一片金黄,这是秋天的颜色;沿着海岸线十里的地方,一片清澈如海的景象。
更比乐天州宅壮,惜无元九寄诗夸:这比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州宅还要壮丽,可惜没有元稹的诗歌来夸赞他。乐天州宅,白居易曾任苏州刺史,后任杭州刺史。乐天,白居易字。
以藜为拄杖,养得青藜出短墙:用藜草做拐杖,藜草长在地上,可以当篱笆使用,养着青藜,让它从矮矮的墙上生长出来。
扶人石径去行药:扶着石子路去采药。行药,指采药。
拦鹤松亭来啄粮:拦下一只鹤停在松亭上啄食。鹤松亭,传说中有一只鹤栖息于松树上而得名。啄粮,指鹤吃米粒。
早岁校书曾秘阁:年轻时曾在皇宫中秘阁校书。
老年饮酒未家乡:年纪大了还喜欢喝酒,没有回到家乡的意思。
篱边更待葫芦落,挂向枝头学道装:篱笆边上等待葫芦自然脱落,然后挂在树枝上,仿佛在模仿道士的样子。
【译文】:
登上西山之台眺望四周景色,看见华山的全貌。正好有个楼台就象家一样安顿下来。西面的玉岭郁郁葱葱全是绿色,彩云之上半边已经变成了红色。千里乡村的稻田一片金黄,沿着海岸线十里的地方,一片清澈如海的景象。这比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州宅还要壮丽,可惜没有元稹的诗歌来夸赞他。用藜草做拐杖,养着青藜,让它从矮矮的墙上生长出来。扶着石子路去采药,拦下一只鹤停在松亭上啄食。年轻时曾在皇宫中秘阁校书。年纪大了还喜欢喝酒,没有回到家乡的意思。篱笆边上等待葫芦自然脱落,然后挂在树枝上,仿佛在模仿道士的样子。
【赏析】:
此诗为作者晚年所作,抒发了作者晚年归隐山林、淡泊名利的情趣。首联“登台终日见昆华”,登高远望,看见华山的全貌,华山在西安东南角,是著名的旅游胜地。“恰好楼台住一家”表明作者选择了一个幽静的地方作为他的居所;“玉岭西横皆是翠”,玉岭是指秦岭山脉,在陕西西安以南,西起临潼东至华县,主峰太白山在长安县西北。山势雄伟,四季苍翠欲滴。“彩云南现半成霞”,彩云出现在天空,半边已经变成了红色,形容晚霞的美丽和壮观;“千村绿稻真秋色”,“万里清滇是海涯”,千里乡村的稻田一片金黄,沿着海岸线十里的地方,一片清澈如海的景象,描绘了丰收的景象。尾联“更比乐天州宅壮,惜无元九寄诗夸”,这比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州宅还要壮丽,可惜没有元稹的诗歌来夸赞他,表达了对好友白居易的敬仰之情。整首诗语言朴实自然,意境开阔,表达了作者淡泊名利、归隐山林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