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闻玉川七碗两腋清风生,又闻昌黎石鼎蚓窍苍蝇鸣。
未若风檐索句万人渴,湖水煮茶千石轻。
封院铜鱼一十二,闲学古人品茶意。
古人之茶碾饼煎,今茶点叶但煮泉。
坡公蒙顶一团自夸蜀,不闻龙井一旗绿如玉。
得茶解渴胜解饥,我与诗士同扬眉。
开帘放试大快意,况有笔床茶灶常相随。
今年门生主试半天下,岂似坡公懊恼熙宁新法时。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和赏析:
首联:“我闻玉川七碗两腋清风生,又闻昌黎石鼎蚯蚓鸣。”
注释:这里的“玉川”指的是李白,他以饮酒诗著称;“昌黎”指唐朝著名文学家韩愈,他善于作赋。两句分别引用了李白的“酒中仙”(李白)和他自己的诗歌创作(昌黎)。这两句诗描绘了李白和韩愈饮酒作诗的情景,展现了他们的风采。颔联:“未若风檐索句万人渴,湖水煮茶千石轻。”
注释:这里“风檐”指的是高悬于屋檐下的风铃,用来吸引行人注意。“索句”是指吟诵诗句。这两句诗通过对比,表达了白居易在写诗方面不如李白或韩愈那般引人入胜。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在写诗方面的谦逊态度。颈联:“封院铜鱼一十二,闲学古人品茶意。”
注释:这里的“封院”可能是指某个特定的场所或机构,而“铜鱼”则是用来象征某种权威或者地位的象征。这两句诗反映了白居易对于古代文人雅集、品茶文化的兴趣。通过学习古人品茶的方法,白居易试图提升自己的品味和修养。尾联:“古人之茶碾饼煎,今茶点叶但煮泉。坡公蒙顶一团自夸蜀,不闻龙井一旗绿如玉。”
注释:这里的“古人之茶”指的是古代的茶叶制作工艺,而“今茶点叶但煮泉”则意味着现代的泡茶方式。这两联诗反映了白居易对于茶叶制作工艺和现代泡茶方式的不同看法。他认为古代的茶叶制作工艺更为精致,而现代的泡茶方式则显得过于简单。此外,他还提到了“坡公蒙顶一团自夸蜀”这句中的“坡公”指的是苏轼(苏东坡),而“蒙顶”则是四川蒙山出产的一种茶。这两句诗表达了白居易对苏轼在品茶方面的自负和骄傲的态度。尾联:“得茶解渴胜解饥,我与诗士同扬眉。”
注释:这里的“诗士”指的是白居易自己。这两句诗表达了白居易认为喝茶能够解渴,甚至胜过解决饥饿问题的观点。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与诗人们一起欣赏茶香、品味生活的喜悦心情。尾联:“开帘放试大快意,况有笔床茶灶常相随。”
注释:这里的“开帘”可能是指打开窗户让新鲜的空气进入室内。而“笔床”和“茶灶”则都是文人书房中常见的物品,代表着文人的生活情趣。这两句诗反映了白居易对于这种文房四宝的热爱,以及他将这些元素融入生活中的态度。尾联:“今年门生主试半天下,岂似坡公懊恼熙宁新法时。”
注释:这里的“今年门生”指的是今年的科举考试的考生们。而“主试”则是指担任科举考试的考官。这两联诗通过对比,表达了白居易对自己科举考试表现的看法以及对当年王安石变法时期的政治风波的感慨。他认为今年的科举考生们表现得很好,而王安石变法时期的那些政治风波则让他感到遗憾和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