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园芜不治,百草各自长。
公来一散步,惜此数亩荒。
乃招双畦丁,令栖亭之旁。
一月酬千钱,直与功相当。
手把鸦觜锄,瘦地看翻将。
中如易爻画,外若棋枰方。
桔槔取次成,打水池中央。
老圃知菜性,下种先分行。
旦夕勤芟除,不为异类伤。
土䯳水又甘,杂然出青黄。
种之不数日,小把分筠筐。
登盘颇香滑,把箸恣意尝。
顿今东南客,不想笋蕨乡。
菜根有妙理,此味期勿忘。

注释:

  1. 官园种菜呈丹徒公:这是一首献给丹徒公的诗,丹徒是古代的一个地名,公指丹徒公。
  2. 宫园芜不治,百草各自长:宫园荒芜了,各种野草自然生长。
  3. 公来一散步,惜此数亩荒:丹徒公来到这里散步,可惜这片土地荒废了。
  4. 乃招双畦丁,令栖亭之旁:于是招募了两位畦丁,让他们在亭子的旁边种菜。
  5. 一月酬千钱,直与功相当:一个月的工资是一千钱,这相当于他们的劳动报酬。
  6. 手把鸦觜锄,瘦地看翻将:用小锄头一把一把地翻地,看着泥土变得松软。
  7. 中如易爻画,外若棋枰方:土壤中的土和外面的土壤形状都像围棋盘一样整齐。
  8. 桔槔取次成,打水池中央:桔槔(jué gān)是用来灌溉的,放在池塘的中央。
  9. 老圃知菜性,下种先分行:有经验的农民知道蔬菜的生长习性,种菜前会先把土地划分成行。
  10. 旦夕勤芟除,不为异类伤:早晚都要除去杂草,不让它们影响蔬菜的生长。
  11. 土䯳水又甘,杂然出青黄:土地肥沃,水也甘甜,地里的蔬菜很快就能长出来。
  12. 种之不数日,小把分筠筐:不到几天,就收获了许多嫩嫩的叶子,可以用手拿着。
  13. 登盘颇香滑,把箸尽意尝:吃的时候,觉得味道很香,让人忍不住要尽情品尝。
  14. 顿今东南客,不想笋蕨乡:现在作为东南地区的客人,却怀念起故乡的竹笋和蕨菜的味道。
  15. 菜根有妙理,此味期勿忘:菜根虽然不起眼,但是其中蕴含着深刻的道理,这种美味的味道值得我们永远记住。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献诗,献给丹徒公的。诗中描述了丹徒公来到官园种菜的情景,以及他对待这片荒废的土地的态度。丹徒公是一个公正、廉洁的官员,他来到官园种菜,是为了改善这里的环境,让这片荒废的土地重新焕发生机。
    诗中通过对菜园的描述,展现了丹徒公对农业的热爱和对农民的关心。他亲手种植蔬菜,了解蔬菜的生长习性,还亲自指导农民耕作,让他们在土地上辛勤劳作。他的这些举措,让这片荒废的土地重新充满了生机,也体现了他对农民的尊重和关爱。
    诗中通过描绘蔬菜的生长过程,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生命力。从播种到成熟,蔬菜的生长过程就像一场生命的盛宴,让人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好和生命的力量。同时,这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以及对生命力的赞美。
    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画面感,通过描述丹徒公种菜的场景和农民们辛勤劳作的情景,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生命力。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以及对生命力的赞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