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湖两遇发南飔,未啖新州蜡荔支。
翠笼分装才几日,冰盘竞擘已过时。
多情莫厌徐娘老,赴约须知杜牧迟。
西蜀酸甜小红颗,也曾撩得少陵诗。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鉴赏,以及语言表达的准确。解答此类题目需要考生准确、快速地把握诗中的信息,如诗句的内容、手法、情感等。本诗首联交代了荔枝初食时的感受;颔联通过对比“未啖”“冰盘”来表现荔枝色香味的变化;颈联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于友人的思念之情;尾联则以杜牧为例,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

【答案】

译文:兰湖两次遇到发自南方的清风,但尚未尝过新州荔枝。荔枝被装进翠绿的小笼才几天,就被放在冰盘上竞相剖开。不要嫌女子年老而多情,赴约要记得杜牧曾经的拖延。西川有酸甜适中的小红果,也曾撩拨起杜甫的诗心。注释:“南飔”指从南方吹来的清风。“发南飔”是说兰湖两次遇到发自南方的清风。“蜡荔支”指荔枝,这里指新州荔枝,“蜡”字是借代的手法。“翠笼”是装荔枝用的竹笼。“分装”是分开装的意思。“冰盘”指盛放荔枝的盘子,“冰”字是借代的手法。“徐娘”指年老的妇女,这里暗指朋友。“赴约”指约会,“杜牧”指晚唐诗人杜牧,这里借指自己。“少陵”指杜甫。“撩”是挑拨的意思。赏析:这是一首写荔枝的诗。全诗以咏物为线索,将咏物与写人巧妙地结合起来,抒发了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之情。首联先点出地点,再交代时间,写出荔枝的新鲜和美好;颔联用“未啖”“冰盘”两个词组进行对比,写出了荔枝由新鲜到陈腐的过程,同时表现了诗人对于这种变化的惊异之感;颈联运用比喻,把友人比作多情的女子,把赴约比作了迟来的行动,表现出诗人对于友人的思念之情;尾联用杜牧为例,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