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往齐州熟似家,村旁古路认三叉。
风颠久擘千丝柳,春老还飘五出花。
入垄无声滋小麦,舞空有力战飞沙。
晚登舜子城楼去,白玉堆中看䧿华。
以下是对这首诗《三月十五夜济南道中遇雪同涧芳赋》的逐句解释:
诗句 | 释义 | 关键词注释 |
---|---|---|
来往齐州熟似家,村旁古路认三叉。 | “来往齐州”可能指的是诗人从齐州(今济南)回来,感觉像在自家一样熟悉;“村旁古路”指村庄旁边的古老小路,这里用来形容道路的曲折和古老;“认三叉”形容小路弯曲,难以辨认。 | |
风颠久擘千丝柳,春老还飘五出花。 | “风颠”可能是指风很大,使柳树的枝条摇晃;“擘”是用手折断的意思;“千丝柳”形容柳树枝条繁茂;“五出花”可能是指花朵的颜色或形状多样,如梅花、牡丹等。 | |
入垄无声滋小麦,舞空有力战飞沙。 | “入垄”是指小麦进入田地;“无声滋小麦”形容小麦生长时没有声音,可能是因为天气寒冷;“舞空有力战飞沙”形容雪花在空中飞舞,好像有力量一样,与飞沙对抗。 | |
晚登舜子城楼去,白玉堆中看䧿华。 | “晚登舜子城楼”可能是指傍晚时分登上舜子城的城楼;“白玉堆”可能是指城楼上的装饰,如玉雕之类;“䧿华”可能是某种鸟类,如鹤或仙鹤,用来形容其优雅的姿态。 |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夜晚遭遇雪后的情景,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优美,展现了清代诗歌的独特魅力。